難,只要鍥而不舍,一旦相逢就可能成就一項理想的計劃,實際上,正是理想精神成為參與此工程各方力量合作的動力。 深圳南山區(qū)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是個實例,他們提供了基本辦公經費、參與聯合發(fā)起,還特別設立‘成就未來——南山杯'希望獎、學術獎、組織獎等,鼓勵為少兒美術教育付出艱辛、成就卓越的單位和個人,重點關注中國西部、老少邊窮地區(qū)、希望小學的教師和兒童,為其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 ”
關于“工程”的影響與中國兒童美術的未來,何韻蘭女士說:“我們的能量有限,‘工程'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希望圍繞“工程”所引發(fā)的不僅是教育方面的探討,更引起美術界的學術重視和廣泛社會性的探討 ,是對少兒美術的未來、孩子的未來以及民族未來的一次意義深遠的思考。
“工程”的結果無法預計,但是通過它,我們能夠貼近孩子們一個個活潑燦爛的靈魂與教育者的精神內涵,近距離感受兒童創(chuàng)作的強烈視覺沖擊和真實的震撼, 我們將審視對兒童美術固有的觀念、重新思索它在主體美術領域中的定位方式;探討美術教育現狀、再度比較中外美術教育的理念,開發(fā)具有東方民族特質的教育方法,不斷發(fā)掘人之初的藝術原創(chuàng)力對生命個體乃至人類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