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空間智能的培養(yǎng),除了經由手眼協(xié)調的平面涂鴉之外,透過搭積木的過程,也能讓兒童從小學習如何操作大小不同形式的積木,同時培養(yǎng)其對藝術、科學和數(shù)學的初步了解,以及空間設計、建筑形構的基礎。
仔細觀察許多兒童所創(chuàng)作出的積木模型,其實正是反映了他們所觀察到的真實生活的實際結構;透過這些兒童親手制作的模型,更可藉此來了解他們所認知的周遭建筑環(huán)境。兒童對環(huán)境的認知來自于他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積木的形狀及空間的掌握,而另一方面,也由于空間是兒童最初感官的體認,因此達成空間概念的形塑,便成為是視覺空間智能開發(fā)的指針。
嘗試透過對空間的體驗與理解'兒童們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認識、接受自我的本質,加上老師的巧妙引領,更能深刻的去感受積木這種不同材料的內部結構,以及積木對外在物質和精神世界之間的連貫性。而父母親陪同孩子一同游戲積木,更可讓兒童從玩積木中悟出許多人生的哲理:“人生就像搭積木,有成功,也有失敗,甚至失敗的機率比成功的機率還要高些,但是人卻不能放棄努力,才有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