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棋,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更能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品質(zhì)。
PART 1為什么要學棋?
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下棋,尤其是女孩,他們一開始常常是被動地接觸棋子,后來才慢慢喜歡上的。
關(guān)于“為什么學棋?”,我們常?梢月牭饺N不同的聲音:
孩子說:
“就是喜歡嘛!可以和小朋友玩,也可以和大人下,跟打仗一樣,很好玩。”
家長說:
“望子成龍唄!如果參加比賽,獲得好成績,臉上多光彩;將來可以上好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
“我家寶寶很頑皮,老是坐不住,下棋的時候,居然能坐下來,認認真真地思考!
“現(xiàn)在的孩子很嬌氣,什么都得順著他,學棋之后,讓他接受輸贏的鍛煉,也好知道凡事不都是一帆風順的!
老師說:
“學棋是一項文明的體育活動,能培養(yǎng)孩子的公平競爭意識!
“在下棋的過程中,需要開動腦筋,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能開發(fā)寶寶的計算、記憶和表達等能力”
“通過比賽,更能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力、忍耐力和責任心”。
幼教專家則認為:在學棋這件事上,孩子自己的志趣至關(guān)重要。如果孩子不喜歡下棋,爸爸媽媽采取高壓政策,硬要他學,肯定學不好。同樣道理,如果寶寶想學中國象棋,爸爸媽媽卻一定要他學圍棋,那么他的成績也不見得會很理想。
只要孩子喜歡學棋,他就能安靜地坐下來對弈,哪怕教室外面有精彩的游戲節(jié)目,哪怕內(nèi)急得不得了,他也常常能忍耐得住。
PART 2 4~5歲是關(guān)鍵年齡
寶寶學棋年齡太小不行:2~3歲的孩子會把棋子當成糖果,往嘴巴里送,很危險。根據(jù)幼兒園的實踐,孩子4歲時可以有意識地讓他們接受下棋的概念,在游戲中知道棋子是什么顏色的,棋盤是什么樣的;5歲時,可以讓他們數(shù)一數(shù),棋子總共有多少,一邊玩游戲,一邊了解棋子是怎么走的。
PART 3相信孩子的潛力
電視上的棋類比賽往往給人挺困難、挺高深的印象,但是,這是職業(yè)、成人棋手的比試,我們的寶寶學棋,是游戲式的,開始的難度很低,很容易入門。家長一定要克服自己心中的畏難情緒,這樣才可以激勵寶寶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其實,幼兒對棋的領(lǐng)悟能力,要比我們想象得強得多。比如,下圍棋最后要點目數(shù),需要做類似于乘法的計算,很多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看老師這么做了,時間一長,自己也就會了。
看看那些參加市級比賽的小棋手,十分有意思。在獲勝的小朋友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是自信,即使沒有取得好成績,眼淚一會兒也就干了,輸贏都是暫時的,下一次再把冠軍贏回來!所謂“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因為在學棋之后,孩子的潛質(zhì)得到挖掘和發(fā)揮,隨著學習和比賽的鍛煉,潛移默化中,他們懂得了:要憑借實力取勝,而實力是靠平時積累的。
PART 4選個好學校
比較成熟的幼兒棋類學習包括:“圍棋”、“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
比較合適的幼兒教學機構(gòu)應該有以下特點:
1、具備文、體雙重特色的幼兒園或幼兒棋類培訓班;
2、和體委有聯(lián)系;
3、聘請有經(jīng)驗的教練,有專門的棋類教研室,有適合幼兒的啟蒙教程;
4、讓小朋友接受邊玩邊學的方式,爸爸媽媽可全程輔導。
STEP 5循序漸進說學棋
孩子學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一般說來,寶寶在幼兒園小班時開始接觸棋子;到中班時學習規(guī)則;大班時已經(jīng)下得有模有樣了。
隨著小棋童的成長,他們會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面臨升學問題。畢竟能當上專業(yè)棋手的只是極少數(shù),如何處理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