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各種各樣的紙
探究 問題:
1.這些紙是否來源于生活?各種紙
2.是否能進一步引發(fā)幼兒思考,生活中紙的用途?
3.當幼兒生成出重的紙沉入水里,輕的紙浮在水面上時,
4.老師是否要回應?(是否需要預設集體活動)
需要的理由:
1.關于吸水性的問題
2.解決沉浮的問題
專家的話:
沉浮是否與紙的吸水性有關?
孩子有出錯權,應避免出現誤導的實驗
怎樣回應:
方案一:包裝鮮花
方案二:滴水(在各種紙上)
方案三:看誰爬得高
方案四:用布和紙進行比較
根據孩子的經驗、角度來想。
做中學目的:
讓孩子學會比較、觀察事物,關注生活,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專家的話:
做中學的任務:三個層次
認識社會
學會方法
體驗科學的性質(以事實來說話,以數據來說明,以邏輯為目的,以懷疑為出發(fā)點)
做中學不僅僅為了解決知識點
選擇一種學習方式決定了他選擇今后的生活方式
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也要做中學,錯誤的經歷沒關系,但不能有錯誤的結論。
方案:用布和紙進行比較
通過紙,想到生活中有許多和紙有相同特性的東西
通過比較進一步感知紙的特性,學會比較不同的事物,建立事物和人、事物之間的關系
疑問:
1.根據生活的需要來設計出各種紙為生活服務,人和事物的關系,人很聰明
專家的話:
1.是不是每個生活中的問題都要設計活動,是不是每個生成的問題都值得用做中學的方式進行。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他對生活中的現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不能理解,不如不說。
2.做中學只能案例研究,做中學是項目,發(fā)現現有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議,為今后幼教科學教育服務。體驗科學性質,需要案例討論。
3.需要講究科學的態(tài)度,不講權威。平等互動才能形成研究。關注收獲。
下一步:帶好孩子們的問題來研討,真正成功的案例應該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都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