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比較物體個數的具體過程,認識符號=、﹥和﹤及其含義,能用符號或詞語描述所認識的數的大小。
2. 使學生在比較物體多少的過程中,感受一一對應的策略和思想,體驗和理解比較物體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樣多”“多”“少”等概念,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判斷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 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活動準備: ppt,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學唱一首歌。
白板展示歌曲內容;大于號,小于號,
兩個兄弟來報到。
大于號,嘴巴朝著左邊笑,
小于號,嘴巴朝著右邊笑,
大于號,小于號,
嘴巴朝著大數笑。
二、探究新知,比較大小。
教師側耳傾聽:“哇,森林里好熱鬧啊!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好多動植物都來參加運動會啦,真熱鬧!
1、‘‘摸大樹’’游戲
(1)現在進行的是‘‘摸大樹’’游戲,同學們看一下,都有哪些動物參加了這個游戲?它們各有多少只?
學生看圖回答 ,教師給予肯定。
(2)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
‘‘4>3 ’’讀作‘‘4 大于 3’’
2、‘‘捉迷藏’’游戲
(1) 同學們,小松鼠和小白兔的只數,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一個對著一個比,小狐貍沒有了,小白兔還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狐貍的只數比小白兔少。
(2)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
‘‘2﹤3’’讀作‘‘2小于3’’
3、‘‘搶松果’’游戲
(1)小松鼠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自己的說法,得出“小松鼠和小兔子一樣多” 。
(2) 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
‘‘3=3’’讀作‘‘3等于3’’
三、課堂練習,鞏固記憶
1、教師和學生共同復習歌曲,再次加深對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的記憶。(學生邊唱邊用手指表式)
2、比較“﹥”和“﹤” 。
(1)你們看,“﹥”和“﹤”像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觀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2)鞏固記憶“﹥”和“﹤”
出示兒歌:開口朝左大于號,開口朝右小于號。開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
(師生邊說邊用剪刀式手指表式)
3、放飛氣球游戲。
學生完成課本第19頁“想想做做1、2題” ,集體糾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數的大小比較,認識了那幾個新朋友,新符號?你會用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認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