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基本精神是向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教育挑戰(zhàn),建立新的藝術(shù)教育理念,并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實施新型的、整合型的藝術(shù)教育。本此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剪紙藝術(shù)起源于勞動人民對美的追求,緣于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確動手動腦有利于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有利于萌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幼兒正處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強的啟蒙階段,剪紙教學能緊緊抓住幼兒好奇的心理特點讓幼兒在剪紙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想象和思維差異的創(chuàng)造游戲。因此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1)學習蝴蝶和花的折、剪方法,嘗試剪出不同形狀的花瓣和蝴蝶翅膀上簡單的對稱圖案。(2)體驗剪紙活動的樂趣,提升幼兒對春天美的感受。新《綱要》中指出:藝術(shù)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讓幼兒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案例描述
一、欣賞作品,喚起回憶。
1、前幾天我們小朋友一起畫了《蝴蝶和花》,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引導幼兒觀察花瓣形狀、花朵大小、蝴蝶對稱美及畫面的布局。
案例分析:通過繪畫為幼兒接下來的剪紙作一鋪墊。
二、示范操作,學習剪紙。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本領(lǐng),用彩紙、剪刀和貼的方法來創(chuàng)作美麗的蝴蝶和花。(出示范例)
1、折剪--花。
、俪鍪静襟E圖(一)--正方形紙對角折3次,在最寬的地方用任意線條剪下來,再剪尖角處,提醒幼兒注意操作材料的放置。
②出示步驟圖(二)--引導嘗試不同剪法,剪出不一樣的花。
2、折剪--蝴蝶。
、俪鍪静襟E圖(一)--教師講解示范:一張紙對折,以折線為中心畫出蝴蝶的身體、翅膀和觸角(提醒注意,沿著折線的一邊畫身體,翅膀盡量畫的大),并示范翅膀?qū)ΨQ圖案的剪法。
②出示步驟圖(二)--引導不同剪法,剪出翅膀?qū)ΨQ圖案不同的蝴蝶。
3、貼花、蝴蝶--引導注意位置的擺放;顏色的搭配;大小的協(xié)調(diào)等。
案例分析:在傳統(tǒng)剪紙教學中,普遍采用集體示范講解法,教師教一步,幼兒剪一步。幼兒在被動中學習,獲得的只是剪紙的技能,而不是學習的方法。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有意識的采用圖示法,意在突破灌輸式的學習方式,引導幼兒按圖示自主學習。圖示法對大班幼兒有一定難度,他雖然直觀、具體,但幼兒需要理解各步驟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并需要手腦協(xié)調(diào)的動作。
三、小組合作,嘗試操作。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幼兒分組、合作完成小花園的創(chuàng)作。
2、教師巡回指導,適時幫助有需要的幼兒,提醒操作過程中材料的放置。
四、欣賞評價,體驗成功。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參與評價,說說你喜歡的花園,為什么?(引導幼兒從蝴蝶和花的花瓣、花紋、布局等方面進行評價。)
案例分析:興趣是貫穿整個活動的主線,是幼兒探索的原動力,教師的支持主要體現(xiàn)在如何保持幼兒持續(xù)、積極的探索興趣;顒又薪處熯x取一個興趣點,從操作材料的吸引(彩色蠟光紙)--活動趣味的吸引(剪出來的蝴蝶和花都飛到小花園里)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激趣,步步設(shè)疑,教師的引導還體現(xiàn)在關(guān)注幼兒的心理感受和一定的情感支持。
案例反思:
通過新《綱要》學習,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但在具體操作中,往往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面,常常把"讓幼兒自己探索解決的問題"理解為教師"非指導"的,其實,我們強調(diào)"以幼兒發(fā)展為中心",并不意味著教師責任的減輕,而恰恰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幼兒教育要遵循幼兒的思維規(guī)律:
我認為幼兒的學習是形象與具體的而"對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但它又是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因此在教學時必須要從具體的幼兒常見的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從具體到抽象"這樣就能使幼兒更容易學會與掌握。
2、在做做玩玩的游戲中積累知識與經(jīng)驗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對稱"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jié)合起來,也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最樂于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這樣無形之中也就培養(yǎng)了孩子靈活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深度。
3、要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好多事情,為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提供了許多有利的切機。教師的任務(wù)是點撥與誘導而不是包辦代替但是,往往在教學活動有些教師用自己的觀點("像"與"不像")用自己的標準("對"與"錯")去衡量孩子使孩子只相信老師的評價及力量,不相信自己能解決問題,壓抑了孩子的發(fā)展同時也忽視了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個性,對于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認識自我等主動性的發(fā)展上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