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幼兒園的管理還停留在“捆綁”式這一低水平上,園長一味簡單地“強化”常規(guī),企圖用越來越多的條條框框“卡”出教師的積極性,結(jié)果適得其反。
請看:有的幼兒園為了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實行 “簽到制”或“查崗制”。有個幼兒園為防止簽到時互相代簽,就讓教師按手印,結(jié)果是束縛了其身束縛不住其心,出勤不出力,消極怠工。有的教師剛按完手印,就到外面去干私活了,許多則在辦公室里聊天。
一些幼兒園對教案的項目規(guī)定得很全,要求很煩瑣,評價教案只看項目是否齊全;要求教師每學期必須聽課若干節(jié)、聽示范課若干節(jié)、寫說課筆記與評課筆記若干篇、書寫練習幾本、理論學習筆記幾萬字等等,教師成了高速運轉(zhuǎn)應付檢查的機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形式主義的無效勞動上,哪里還談得上深入鉆研教學,哪里還有時間“充電”?
一些幼兒園今天推出一個課程模式,明天推出一個課程模式,領導聽課與評課不管學科特點,不管具體內(nèi)容,一律用固定的幾條去套。教師被迫放棄了創(chuàng)造,開始注重形式上的迎合。
在“捆綁”式管理之下,教師不再是創(chuàng)造的主體,主人翁地位被剝奪,積極性發(fā)揮不出來,教育教學工作猶如一潭死水。改進幼兒園管理,園長必須在給教師“松綁”的同時,建立學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啟動激勵機制,充分調(diào)動教職工主人翁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