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與溺愛?距離有多遠近日,一則微信《如果你不能養(yǎng)活我一輩子,為什么從小對我那么嬌慣?》被許多家長轉發(fā)。微信中寫道:電視節(jié)目中播出一對母子的故事。媽媽含辛茹苦地養(yǎng)大兒子,兒子卻嬌生慣養(yǎng),總是抱怨工作太累。工作兩年后,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閑在家,要么上網(wǎng)打游戲,要么用媽媽微薄的工資去消遣度日。面對媽媽的指責,他反而振振有詞:“如果你不能養(yǎng)活我一輩子,為什么從小對我那么嬌慣?”節(jié)目播出后,很多家長陷入深思,自己家里有沒有這種潛在的危機?
這種故事被媒體頻繁報道,我們身邊也確有其人。不過,也有讀者認為孩子就該被寵愛。讀者李女士說道:“我從小得到姥姥姥爺?shù)母鞣N寵愛,但我并沒有養(yǎng)成驕縱的性格,反而覺得很有安全感。現(xiàn)在我對8歲的兒子也是有求必應。雖然有人覺得我愛的過度了,但我覺得沒什么不好。”
如何理性地愛孩子,寵愛和溺愛的界限在哪里?愛孩子的同時,如何才能讓這份愛不變質,讓孩子也懂得去愛去付出呢?
此ppt多媒體課件總共11頁,請往下拉點擊下方按鈕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