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由來:在洗手時,幼兒經(jīng)常把衣服袖子弄濕。原因是,他們總愛在洗手時玩水。幼兒對水的喜愛似乎是一種天性,無論天氣變化、只要有時間他們總愛在水邊玩耍。為了徹底滿住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開展了《好玩的水》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
問題板塊 |
主題壁報 |
區(qū)域游戲相關內(nèi)容 |
家園合作 |
資源利用 |
1 鼓勵幼兒大膽的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引導幼兒對水的探索,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3 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4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jié)約用水。 |
利用小樓道創(chuàng)設“好玩的水”網(wǎng)絡圖,將幼兒提出的問題和對水的了解展現(xiàn)出來。 如:水為什么有的甜有的不甜? 水可以洗衣服。 水為什么會從水管里流出來? 喝水對身體有好處等等。 |
*利用樓道墻面展示幼兒對水了解后的作品。 *利用教室墻面展示幼兒、教師、家長共同搜集來的資料。 |
1 電腦閱覽室:增加有關水的圖書、圖片、光盤等。 2 表演區(qū):增加大海的故事磁帶、相關的頭飾、服裝道具、《雙魚座》音樂CD等。 3 益智區(qū):小水滴去旅行的棋、海底世界的拼圖、誰需要水的分類盒。 4 科學區(qū):鹽和糖在水中的溶解、會變顏色的水瓶、沉浮玩具、噴泉水瓶。 |
1 利用樓道向家長展示幼兒的學習活動內(nèi)容。 2 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介紹教育目標及主要內(nèi)容、展示主題網(wǎng)絡及進程。 3 請家長協(xié)助收集相關的教育資料。 4 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讓家長及時了解班內(nèi)活動情況。 |
*《神奇龜》光盤 *《十萬個為什么》光盤和書 *歌曲:《洗手》、《大雨小雨》 *《小水滴旅行記》的故事書、*幼兒園游泳池 *班級盥洗室 *下雨時的戶外 *小花園 |
活動網(wǎng)絡圖:
主要活動:
1. 我對水的認識
2. 會變顏色的水
3. 聞一聞、嘗一嘗
4.誰愛喝水
5.會舉重的水
6.好涼的冰
活動一:我對水的認識
活動目標:1、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對水產(chǎn)生興趣,愿意參加集體活動。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更換“小水滴的旅行”墻飾、燈上有許多小水滴型的垂掛物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了解幼兒對“水”的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施教。 |
一、引導幼兒觀察班內(nèi)環(huán)境變化,引出“水”的主題。 二、利用問題情景,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圍繞幼兒談話進行提問:“誰最喜歡水?你為什么喜歡水?” 四、了解幼兒有關水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并豐富幼兒經(jīng)驗。 提問“你知道水可以做什么嗎” |
孩子們對班上的變化感覺很敏銳,他們能夠很快發(fā)現(xiàn)變化,說明了他們對周圍事物變化的興趣。孩子的觀察能力是需要從小就進行培養(yǎng)的,只有教師不斷的推陳出新,才能吸引孩子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從而使他們的觀察能力有所提高。而幼兒對觀察的興趣也直接決定了他們以后對學習的態(tài)度,這是值得教師去注意的問題。 |
活動二:會變顏色的水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對水中的顏色產(chǎn)生興趣,愿意參加探索活動。
2、引導幼兒體驗不同顏色的水混合后會產(chǎn)生不同的顏色。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大小不一的透明瓶子、透明水色或水粉顏料、宣紙、白紙等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為幼兒提供玩色的機會與條件,在玩色的過程中,激發(fā)孩子對水的興趣,并使幼兒初步了解顏色的變化過程。 |
一、出示水瓶,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提問:“水瓶里是什么顏色?它是怎么變出來的?”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二、組織幼兒開展嘗試操作活動,請幼兒將透明的水變得有顏色。 提問:“你是怎么將水變得有顏色的?” 三、引導幼兒再次進行創(chuàng)造性嘗試:再加入一種顏色,看水有什么變化。 四、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操作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五、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并利用幼兒的作品布置環(huán)境。 |
幼兒對顏色變化的興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可以在玩顏料的過程中自動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但教師的正確引導仍很重要,有時孩子會因為玩得太投入而把教室弄得很臟,這可是考驗教師耐心的時候。急躁只會讓孩子從此對此失去興趣,耐心的引導既可以讓孩子從中找到樂趣,又可以幫孩子發(fā)現(xiàn)顏色變化的真正秘密。孩子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也許就在教師的一念之間得到發(fā)展。 |
活動三:聞一聞、嘗一嘗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水可以發(fā)生變化。
2、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幼兒自愿參加
活動準備:糖、鹽、果珍飲品、汽水、調料、涼白開水、水杯等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在探索實踐中,使幼兒發(fā)現(xiàn)水的味道是可以變化的,并發(fā)展幼兒的味覺。 |
一、給每名幼兒一杯水,請幼兒嘗一嘗,聞一聞,水有什么味兒? 二、組織幼兒開展操作活動,請幼兒將水變得有味道。鼓勵幼兒嘗試各種材料。 三、請幼兒聞一聞自己的水有什么味兒?嘗一嘗是什么味道?并鼓勵幼兒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四、請幼兒給自己的好朋友,調配出一杯好喝的飲料。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
孩子對水的味道可以說從很小就開始嘗試了,但他們的經(jīng)驗還只是停留在各中果味汽水上。這次活動讓幼兒對各種可以融于水的調料有了一個具體的認識,不僅是喝出水里的各種味道,更重要的是從中體驗到各種溶劑在水里融化的過程。從輕松的游戲中掌握科學知識是我們教師要不斷探索的一個重要課程。 |
活動四:誰愛喝水
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能用較完整的話說出自己平時的知識經(jīng)驗。
2、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的事物的愛心,愛動植物和身邊的人。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容器、花若干、魚缸、水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與植物的關系,并請幼兒參與種植活動。 |
一、組織幼兒開展討論活動,“都有誰需要水?” 二、啟發(fā)幼兒思考,動植物為什么要喝水? 三、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為植物澆水,為小動物換水的活動,感受活動的樂趣。 |
孩子們在總結自己平時的知識經(jīng)驗時,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總結能力、、都會有很大的發(fā)展。孩子們也通過自己的發(fā)言和其他小朋友的經(jīng)驗產(chǎn)生了對水更多地了解。在延伸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操作,體驗到了關心身邊弱小生命的幸福感,這將對幼兒的一生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
活動五:會舉重的水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感受水的浮力。
2、激發(fā)幼兒積極操作主動探索。
活動形式:集體與分組相結合。
活動準備:扮演小熊的老師一位、積木若干包、棒子、小車、大盆、水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水的浮力的存在。并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小熊要蓋新房,要運好多的木料過河,請小朋友幫他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木料變得輕一些呢?”引發(fā)幼兒的思考。 二、請幼兒開展嘗試活動,分組試一試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 三、組織幼兒互相交流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 四、請幼兒思考為什么木頭放在水中,拎起的時候會覺的輕? |
水的沉浮現(xiàn)象是個經(jīng)常被教師運用在教育活動中的內(nèi)容,正是他的大眾化,才使教師有更多的回轉余地。一個簡單的游戲,卻引起了幼兒對水的浮力的探索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在以后的活動中,應導幼兒嘗試更多可以在水中浮起的東西,從而體驗水的沉浮現(xiàn)象。 |
活動六:好涼的冰
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能用較完整的話說出自己平時的知識經(jīng)驗。
2、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的事物的關注,喜歡參與科學探索活動。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小型容器、花、插片若干、水、冰箱、線等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初步感知水的變化。 |
一、出示裝有冰的奇妙口袋,請幼兒摸一摸,說出里面是什么?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冰是怎樣來的!惫膭钣變捍竽懻f出自己的想法。 三、組織幼兒討論:“冰有哪些用處?”與幼兒日常生活相結合,初步了解并的用處。 四、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凍冰花的活動,體驗冰慢慢融化的現(xiàn)象。 |
冰離幼兒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因為季節(jié)的局限,無法讓幼兒體驗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只能用家用電器來讓幼兒親自感受水變成冰的過程,幼兒濃厚的參與熱情很好的表示了他們的興趣。這樣的活動,目的不在于讓幼兒了解多少科學知識,而在于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使幼兒從小就對科學現(xiàn)象產(chǎn)生濃厚的探索興趣。 |
思維接力棒:
水對我們?nèi)祟惖淖饔每纱罅,小朋友可要多喝水呀。記錄一下,你每天能喝幾杯水?SPAN lan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