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領域:健康、社會
活動目標:
1、 有初步做家務的意識。
2、 學習保持個人衛(wèi)生。
活動準備:
1、 故事《小小熊》
2、 兒歌《一二三四五》
3、 自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圖標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小小熊》,跟幼兒討論什么是做家務。教師以自己家中做家務的分工情況舉例說明:
——爸爸:倒垃圾、修理東西、搬重的東西、和媽媽一起買菜……
——媽媽:煮飯、整理屋子、買菜、洗衣服……
——自己:幫忙洗衣服、洗碗筷、整理房間……
二、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爸爸媽媽在家做哪些家務事呢?
——家里還有什么人呢?他們也幫助做家務事嗎?
——有哪些家務是自己可以幫忙做的。如:收拾玩具、澆花、擦桌子、掃地、撿垃圾、擺好鞋子……
三、幫助幼兒以圖畫的方式,將各個幼兒所說的家務內(nèi)容記錄在各自家人的標記旁
四、與幼兒一起念兒歌《一二三四五》,并依據(jù)記錄內(nèi)容將家人做家務的情況編進兒歌,做成幼兒自己的“家務詩”。
五、介紹“我會做家務”記錄表,鼓勵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區(qū)域活動:
1、主題展示區(qū)
記錄幼兒自己的家務詩并展示出來
2、語言活動區(qū)
展示活動中的“家務統(tǒng)計表”,鼓勵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自己的“家務詩”
3、益智活動區(qū)
提供各種家務圖片或照片,如收拾玩具、整理房間、燒開水、切菜等,請幼兒選出自己可以完成的家務事,并知道做家務的同時還要注意安全。
活動評價:
1、 能說出或用動作模仿家人做的家務。
2、 能說出自己做家務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