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一個大海邊,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一個披著濕漉漉長發(fā)的美麗女子,總是坐在一塊光滑的石頭上遙望不遠處的小鎮(zhèn)。此時的小鎮(zhèn)上燈火閃亮,不時有人影在晃呀晃。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女子輕輕地嘆了口氣:"在人間,就是晚上也是這么繁華熱鬧。哪里像在海底,長年看不到陽光,潮濕而冷清,甚至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說完,女子輕輕地擺了一下尾巴——是的,她長著一條魚的尾巴,她是生活在深海里的人魚。
人魚正懷著身孕,她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輕聲地說:"我的孩子,你看人間是多么好啊!那里有明媚的陽光,美麗的鮮花,而且人們心地善良。據(jù)說人類一旦收養(yǎng)了孩子,就永遠都不會把他們拋棄。我的孩子,媽媽想把你送到陸地上去,過幸福的日子。"人魚說完,輕輕往海里一躍,就不見了蹤影。
臨海的小鎮(zhèn)上有一間蠟燭店鋪。因為就在神社旁,所以生意非常興隆。店里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常常這樣想:"都是因為有了神社,我們的蠟燭才能賣出去這么多。真是天神保佑呀!"
在一個有月亮的晚上,老爺爺和老奶奶去神社拜了天神。神社隱在一片松樹林中,海風吹過,松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響。當兩位老人拜神出來的時候,銀色的月光正透過松林的間隙傾瀉下來。這時候,老奶奶聽到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她循著聲音望去,看見一個小包袱靜靜地躺在不遠處的臺階上。
"老伴啊,包袱里是個孩子呢,怪可憐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過去,抱起了包袱。這是一個有點潮濕的包袱。老人望了望臺階,看到一滴滴鮮明的水漬,從放包袱的臺階上一直延伸到山下。
"老伴啊!孩子的父母也許是漁夫,好像剛從海里回來。"老奶奶抱著包袱輕輕地搖晃著。
這時候,一個長頭發(fā)的女子在松林里一閃而過,很快就消失了。
"是我眼花了吧?"老奶奶眨了眨眼睛,也沒多想,就抱著孩子和老爺爺回家了。
蠟燭的光燃起來了,老兩口把孩子抱到燈光下。
"老伴,你看這個小女孩長得真好看!"老奶奶高興地說。但很快她的眼光黯淡下來,因為這個小女孩竟然長著一條魚的尾巴。
"她是條小人魚,難怪包袱濕漉漉的。"老爺爺說,"不管怎樣,她都是神賜給我們的,我們得好好養(yǎng)著她。"
就這樣,小人魚在老兩口家生活了下來。
住在大海深處的人魚媽媽,每天都會坐在礁石上遙望鎮(zhèn)上的點點燭光。她欣慰地想:"抱走孩子的老兩口是多么慈祥善良呀!我心愛的小人魚一定會過得很幸福。"人魚媽媽想著想著便微笑了,她伴著潮聲歡快地唱起了海洋里的歌:"哦唔哦唔"
小人魚在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悉心照料下長大了。她變得越來越美麗:白嫩的肌膚如玉脂一樣光滑;眼睛里汪著一潭清泉,水靈靈地撲閃著。沒事的時候,女孩會畫許多海里的東西,比如色彩斑斕的貝殼、柔軟綿延的水草、各種有趣的魚類而且畫得栩栩如生。
有一次,她把畫畫在了蠟燭上。一些來店里的人看到有畫的蠟燭,都愛不釋手,毫不猶豫地就把蠟燭買走了。
出海的漁民,總會把在神社點過的蠟燭帶在身邊,但漸漸地,他們發(fā)現(xiàn)畫著畫的蠟燭似乎具有更神奇的力量:只要帶上畫著畫的蠟燭出海去,再大的風浪也會平息下來。這事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住在遠方的漁夫們也都趕來買有畫的蠟燭了。
鋪子里的生意越來越好。老爺爺每天起早貪黑地做蠟燭,可還是滿足不了這么多人的需要。而人魚姑娘也是整天地畫呀畫呀,畫得手臂都酸疼了。
神社里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都被晶瑩的燭火照亮了,整座山林仿佛置身在一片星光中。
小山一下子出了名。然而我們美麗善良的人魚姑娘卻感到越來越寂寞。她經(jīng)常會在明亮的月夜中孤獨地靜坐窗前,透過冰涼的窗欞望著北方的海面。那里湛藍湛藍的海水,仿佛牽動著人魚姑娘的心?墒钦l都沒有在意這個姑娘的憂傷,包括老爺爺和他的老伴。
有一天,小鎮(zhèn)上來了一個南方商人。商人到處向人們打聽有沒有稀奇古怪的東西,因為他要把新奇的物品運到南方去賺大錢。鎮(zhèn)上的人們跟他開玩笑:"我們這里沒什么寶物,不過蠟燭店里倒是有一條美人魚,如果能說服老爺爺和老奶奶,把人魚帶去南方,你就可以賺大錢了。"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商人卻動起了心思,他來到蠟燭鋪,對老爺爺、老奶奶說:"把你們的女兒賣給我吧,我會給你們許許多多的錢,你們一輩子都會享用不盡的。"
老爺爺說:"你就死了這條心吧,再多的錢我們也不要。她是神賜給我們的孩子,我們是不會把她賣了的。"
商人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來店里請求兩位老人。
有一天,商人說:"老爺爺、老奶奶,人魚畢竟是不祥之物,雖然現(xiàn)在你們平安無事,但說不定幾年以后,你們就會遭遇不幸的。你們還是把她賣給我吧!"
這次商人說的話讓老人們憂心忡忡。在想了一個晚上后,他們終于同意把人魚姑娘賣給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