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導演田有良執(zhí)導,李小璐、賈乃亮、潘虹、李勤勤主演的都市家庭劇《當婆婆遇上媽》正在各地熱播,該劇反映了當代婚姻中的諸多現(xiàn)實問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現(xiàn)實意義,所以自開播以來,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共鳴,F(xiàn)代都市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結婚后,雙方父母在婚姻中所起的作用很大。特別是如果遇上一個強勢的婆婆,一個強勢的媽,什么都要干涉,那么,婚姻就不好辦了。當婚姻遭遇強勢父母,將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子女又將如何面對呢?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講述人:葉曉倩35歲銀行職員
年輕的時候想法很簡單,以為婚姻就是兩個人的事,只要兩情相悅,就沒什么問題。但后來才明白,其實不然,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如果兩個家庭不合拍,生活很容易出矛盾。
我跟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父母就圍著我們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親自出面為我們打理。這樣的寵愛并沒有隨著我們的結婚而停止。
我爸媽以前是國企高管,即便現(xiàn)在退了休,退休工資依然很高。而老公家,雖是城里人,但只是普通人家,家里并不富裕。所以兩家人經常因為一些涉及金錢的事情鬧矛盾。
結婚前,爸媽堅決反對我跟老公結婚,主要是嫌老公家窮,連婚房都買不起,加上我跟老公工資都不高。我媽性格比較直,心里有什么話一定要當著人家面說出來才痛快;婆婆沒什么文化,性格比較倔,很多道理都聽不進去。
當初結婚時,爸媽堅決不同意,老公家的人對我倒是很滿意,婆婆就帶著老公來家里說情,沒想到遭到了我媽的破罵,從此兩邊的老人就結了怨,即便后來我們順利結了婚,關系也一直很僵硬。
兒子今年升初中,為了讓外孫上個好學校,我爸一早就托人找關系給兒子找了一個重點中學,但婆婆說什么也不同意,說是贊助費太貴了,我說我爸說了,贊助費他們會出,但婆婆還是不同意,還煽動老公,讓他要有骨氣,不要老是靠丈母娘家,免得別人說閑話。老公從小都很聽父母的話,她自己也很為難。
我跟老公都明白,父母都是為了我們好,希望我們可以過得好一點,但經常夾在他們中間,我們也很為難。中考的結果很快就要出來了,希望兒子順利考上重點中學,這樣我們也就皆大歡喜了。
結婚該回誰的家
講述人:張家林30歲銷售
周六,照例給家里打電話,老媽又在電話里嘮叨了半個小時,問我準備什么時候買房,如果房價太高買不起的話就干脆回老家跟他們一起住,他們年齡大了,養(yǎng)兒防老,希望我可以回去,一家人在一起有個照應。
我又何嘗不想呢,在外面打拼了這么多年,也沒熬出什么成績。有時真想放棄這個城市的一切,回老家算了,但老婆不愿意,她喜歡待在大城市,即便領結婚時,我沒有半平米的房子,她依舊堅持待在這里。
這個熟悉的城市里,我們只是兩個陌生人,當初讀大學的時候,我們從不同的城市來到了這里,在同一個學校里相識、相知、相愛,最后走到了一起。因為是獨生子女,我們雙方的父母都希望我們可以到他們所在的城市安家,可惜一個在貴州,一個在河北,天南地北,誰也不肯妥協(xié)。
為了這件事,我跟老婆商量過很多次,但每次她都堅決反對。“我們家也只有我一個,要回也要回貴州。”我們的爸媽也是一樣,之前本來考慮選擇老婆或是我的城市定居,然后另一方把父母接過去一起生活,但我們的父母都很堅持,都嫌對方的城市不好住,誰也不肯將就。
所以我們最后只好選擇待在武漢,盡管我們領證已經快半年了,還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結婚時,為了照顧兩邊老人的情緒,我們在兩邊都辦了酒席,但安家我們不可能同時安在兩個城市。
現(xiàn)在父母年齡還不算太大,除了每年過年過節(jié)父母會搶著讓我們過去,平時都還好,但等再過些年,就不好辦了。希望可以盡快買房,在這個城市打出一片天地,到時就可以把雙方的父母都接到這個城市一起生活。
讓我們過自己的生活
講述人:李春艷28歲教師
結婚3年了,婆婆始終不肯放手讓我們自己經營生活,什么事情她都要干預。老公是個孝子,很聽父母的話,我在他們母子之間常常很委屈。
結婚時,婆婆堅持把婚房買在他們住的小區(qū)里,我本來想買遠點,這個小區(qū)有點偏,上班不方便,而且住近了婆媳關系也不好處。但老公很沒聽我的,最后還是把買房的錢拿給了婆婆,讓婆婆幫忙打點,連裝修也是婆婆一手操辦的,一套中式裝修,怎么看都覺得不喜歡。
結婚后,婆婆讓我們跟他們攏在一起吃飯,我們每個月交700塊錢的伙食費。很多同事都很羨慕我們,每天下班回家就有現(xiàn)成的飯可以吃,但我不這樣認為,婆婆不是很會做菜,生活也很節(jié)儉,一年四季吃來吃去就那幾個菜,而且頭天吃剩的菜她喜歡放冰箱留第二天吃,老公心疼爸媽,那些剩菜一般都是我跟老公負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