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狗太多,相互間病毒傳染的幾率就增大,人和狗又太親密,自家的狗咬了也不以為意,自我防護的意識太差。”省疾控中心流病科王世清教授認為,由于我省養(yǎng)犬數(shù)量多、群眾缺乏狂犬病的自我防護意識,部分醫(yī)療機構對狂犬病暴露者未進行正確有效的處理,導致狂犬病疫情成愈演愈烈之勢。
王教授表示,我省沒有像一些省份一樣開展大規(guī)模的殺狗行動,而是將重點放在對犬類的管理和防疫知識的宣傳上。“打狗主要是針對街上的流浪狗和瘋狗,工作重心則是在對狗的管理上,我們對狗進行嚴格的登記,并且強烈要求對狗進行栓養(yǎng)或圈養(yǎng)。”王教授告訴記者,現(xiàn)在長沙市內(nèi)的公共場所,例如公園、步行街、沿江風光帶都嚴謹遛狗,正是出于這個目的。“這一方面減少了病毒在狗之間的傳播,一方面也減少了人被狗咬的可能。”
據(jù)了解,今年8月-11月,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決定在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qū)共同開展“全國狂犬病防治知識競賽”活動。對此我省正在積極籌備開展。“9月底前各地要在各級醫(y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等單位以及人群聚集地發(fā)放、張貼狂犬病知識宣傳畫和宣傳手冊,并層層進行督查。要保證上述地方和場所100%張貼宣傳畫,同時要通過電視、報紙、標語、黑板報等多種方式開展大規(guī)模的大眾宣傳工作。”王教授告訴我們,“要通過聲勢浩大的宣傳,使得每個家長,特別是兒童,知道狂犬病的危害性,尤其幼兒要看管好,不要和狗玩或挑逗狗。沒有發(fā)瘋、看似健康的狗和小動物,都有攜帶狂犬病毒的可能。小兒的抵抗力弱,容易被狗撲倒,咬傷頭部和上肢,其發(fā)病率最高,最危險。”
鏈接
預防不只是打針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發(fā)病,死亡率幾乎為100%,僅在1971年有1個痊愈的病例。
目前,防治狂犬病主要有三種預防辦法,傷口及時、徹底的清洗,免疫血清的使用,疫苗接種列為“三大步驟”,其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是缺一不可的。實際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視的是傷口處置,但其實這是第一道關,傷口處理得好,能將狂犬病毒消除到最小。要用自來水或肥皂水將傷口沖洗到發(fā)白,水壓不要太高,15分鐘即可,不要包扎,也不要忘了注射免疫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