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吐奶是新生兒時期很普遍的現象。當然嬰兒吐奶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的吐奶現象都可能由于寶寶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fā)育成熟而引發(fā),有些吐奶也因為爸爸媽媽的喂養(yǎng)方式不正確有關系。家長們無需驚慌失措,現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如何應對嬰兒吐奶呢?嬰兒漾奶、溢奶和吐奶有什么區(qū)別呢?
嬰兒吐奶怎么辦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fā)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
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后,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3、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后30分鐘進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喂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xù)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如何應對嬰兒吐奶
1.拍嗝法
寶寶的月齡滿3個月后就可以開始豎著抱了,對于這樣的寶寶,拍嗝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吐奶。喂完奶后,媽媽們可以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寶寶的頭靠在你的肩膀上,并輕輕拍打背部。等寶寶打出嗝來之后,讓寶寶保持這個姿勢休息一會,再將寶寶放下來。打嗝標志著寶寶胃里的空氣被排了出來,之后再躺下,寶寶的吐奶現象會變得很輕,甚至不吐奶。
2.少吃多餐法
如果媽媽們不確定寶寶的食量有多大,建議給寶寶少吃多餐,減少每次喂奶的量,增加喂奶次數。如果寶寶不哭鬧,說明他們并沒有感覺到餓,媽媽們不用太擔心。
3.按壓乳房法(針對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
有的媽媽乳頭的出奶孔比較大,或部分寶寶天生喝奶比較急,喂奶時容易吸入較多的空氣,會嗆著或者吐奶。媽媽們可以用手指有節(jié)奏的按壓乳房,減緩出奶量,控制寶寶的吸奶速度。如果給孩子喂的是配方奶,媽媽們可以考慮更換出奶量小一點的奶嘴。
4.改變沖奶方式法(針對喝配方奶的孩子)
這個方法是一把雙刃劍,對于有些的寶寶來說,把奶粉沖稠一點或許會緩解吐奶的癥狀,但是對他們的消化功能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爸爸媽媽們要謹慎選擇。
嬰兒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區(qū)別
嬰兒漾奶:是指喂奶后隨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從嘴邊漾出。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給嬰兒換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況下,這不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fā)育,所以可視為正,F象。隨著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漾奶會自然消失。
嬰兒溢奶:嬰兒吃奶后,如果立即平臥床上,奶汁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吐奶就會明顯減少。醫(yī)學上把這種吐奶稱為溢奶。
嬰兒吐奶: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現象。吐奶也可稱噴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關臟器受到某些異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經反射性動作,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地從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fā)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時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