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是優(yōu)生懷孕的重要關鍵。因此,醫(yī)師鼓勵適齡婦女盡量在34歲前完成生育計劃。然而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生產和育兒問題,年輕時擔心經濟能力不夠;太晚生又怕不易受孕,將來帶小孩的體力不足,以及后續(xù)衍生的代溝等,要如何取得平衡點,更加安心、放心的生產,其實都有解決的方法。這里,我們就20歲和34歲以上各自有哪些懷孕優(yōu)點和生產風險等問題聽聽專家的分析,期望對您制定孕育計劃有所幫助。
25~35歲最適合生育
事實上在醫(yī)界來說,“極端年齡”指的是20歲以下,以及35歲以上的婦女,容易發(fā)生產科并發(fā)癥,此時懷孕及生產的風險增加,對健康來說為不利;認為最適合生育的年齡則應在25歲到35歲之間。
20歲以上的準媽咪
一般就優(yōu)生學來說,20多歲是最適合的生育年齡,法國遺傳學家摩里士的研究指出,最佳優(yōu)生組合年齡為:女性在25~30歲之間;男性在30~35歲之間。
可能出現的狀況
此階段的夫妻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都還是孩子呢,怎么做好父母?”;或是認為“才出社會沒多久,等經濟能力穩(wěn)定之后再考慮懷孕。”由于此階段的夫妻可能會考慮經濟基礎尚不穩(wěn)定,無法負擔小孩出生后的花費;甚至對準備成為父母仍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心理建設。
生育的好處
1、這個年齡階段卵子發(fā)育成熟,卵子品質佳,容易受孕。
2、產后的體力恢復快。
3、不容易有產后尿失禁等狀況。
4、流產的機率小,約在2%~3%。
5、母胎健康的顧忌較少。
參考解決方式
雖然寶寶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可以說瞬息萬變,為了讓自己提早適應“媽媽”這個角色,為自己早一點做好心理準備,醫(yī)生建議,不妨利用孕期先做個育兒企劃吧!
生產初期的規(guī)劃書
根據實際狀況,為自己和孩子量身訂做一份生產初期的規(guī)劃。例如想好要在哪里坐月子、工作的安排、由誰幫忙帶小孩、家事怎么操作分配等。
列出救援明細表
可能的話更先列出一張“救援明細表”,上面至少能夠有五個隨時可以打的電話,在自己實在睡眠不足,或者有事非獨自出去辦不可的情況下,可以找到人替手照顧一下孩子。
調整心態(tài)坦然應對孕育帶來的壓力
首先要認識到這個年齡段無論體力、恢復力等生理狀況都是最佳時期;其次,經濟不是孕育的先決條件,更重要的是育兒的心態(tài),只要放開心胸,調整自己的心情,相信自己很快就能適應有寶寶加入的新人生。
35歲以上的準媽咪
懷孕超過35歲以上的婦女即稱之為高齡產婦,并且高齡產婦在懷孕時候產生的一些內科并發(fā)癥,也會比年輕的產婦還要多。所以不論是初產婦或是經產婦,最好能在35歲以前完成生育計劃。
另外,也有資料顯示,二○○一年的全美國人輔助生育資料中,經試管嬰兒治療的嬰兒出生率,35歲以下是35.2%,35至37歲是28.4%,38至40歲是19.6%,而40至42歲是17.3%,42歲以上很難懷孕。
可能出現的狀況
胎兒異常機率較高
高齡產婦卵巢機能漸漸退化,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不易受孕、易生下染色體異常的小孩。
并發(fā)癥較多
高齡產婦在懷孕時候產生的一些內科并發(fā)癥,也會比年輕的產婦還要多。此外高齡產婦也比較容易產生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的現象,所以懷孕時會發(fā)生的問題會比一般人多一點。因此,有些高齡產婦很容易在孕期需要臥床安胎。
受孕率隨年紀減
35至39歲有30%不孕,40至44歲有64%不孕。
生育的好處
1、心理成熟。
2、經濟狀況較穩(wěn)定。
3、在定期產檢下,依然能夠安心生產。
參考解決方式
做好孕前檢查
在準備懷孕前不妨做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這也是經常聽到的那句話“先把身體養(yǎng)好。”其次,年紀較大的媽咪,“一定要按時做產檢”,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了,不過仍就要呼吁大家按時按規(guī)定做好每項該完成的檢查,充分配合醫(yī)師指示,如果有疑問,不妨平常就先列出問題,利用產檢時再好好的與醫(yī)師詢問討論。
心態(tài)成熟
雖然帶小孩的體力往往也考驗著高齡媽媽,不過更成熟的心態(tài)有時反而能提供孩子更智慧的人生視野。
醫(yī)師的話
醫(yī)師建議,善用各公家或民間團體的咨詢電話,各地衛(wèi)生所、公私立醫(yī)院等,還有無所不在的網路都是咨詢的好對象,遇到問題隨時問并且立刻解決,無論任何年齡都可以成為自信優(yōu)質的孕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