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歷史和社會的原因、甚至美術界自身的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漠視已經在導致我們的兒童無論從視覺還是心理都越來越遠離能夠真正滋養(yǎng)他們心靈的母體文化。我們也已經看到了文化環(huán)境因偏向西方藝術和流行文化而輕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導致的兒童欠缺本土文化性格的弱點。
“孩子畫筆下的童話” 讓我們驚喜地看到了兒童尋找到缺失已久的美好溫暖的母體文化語言以及閱讀之后的快樂,更見證了兒童美術對孕育孩子的文化認同感具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展覽活動中,孩子們專注地聆聽古老的神話傳說,仿佛在聆聽來自母親心靈的語言,他們渴求了解祖先們的偉岸奇強,理解到所能感受的勇敢、善良和智慧,并為祖先所代表的民族個性而自豪。當用畫筆再現(xiàn)時,就如同吸吮母乳一樣的酣暢自在。這正是孩子無法用話語表達的精神需求,是對來自傳統(tǒng)文化中的情感與倫理認同,也是最初的文化認同感的一個確立過程。
事實上,如果中國兒童美術事業(yè)站在文化認同的高度上,憑借美術自身的自由與活力、依靠偉大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探索本土化的美術教育方法,它將有極大的可能成為培養(yǎng)中國兒童對母體文化認知與熱愛的心智以建立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