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拼圖
拼圖游戲對手眼協(xié)調技能提出了挑戰(zhàn),所以玩拼圖玩具能給寶寶帶來成就感,并使父母有機會強化寶寶的成就感。給予寶寶的拼圖難度要和寶寶應付挫折感的能力相符。從開始的2~3片圓形拼圖開始,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這一階段的拼圖要裝有牢固的圓形捏手,便于寶寶抓握。
16.涂鴉材料
18個月以上的寶寶會開始無意識的涂鴉行為,這對象征能力的發(fā)展是有幫助的。父母應該為孩子提供大型的、可擦洗的、無毒的嬰幼兒蠟筆、馬克筆以及大而堅韌(不容易撕壞)的紙張,鼓勵他們的涂鴉行為。
17.穿珠子、穿繩子的器材
18個月后,寶寶的手指抓握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他們開始會玩用粗繩穿過有洞的珠子或者紙板這類游戲。這有助于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觀察能力的發(fā)展。此類游戲器材的洞口應該大一些,容易把繩子穿過去,為了安全起見,繩子不應該超過30厘米。
較大寶寶(25~36個月)
18.黏土或面團
黏土或者面團作為可塑材料,當寶寶用各種方式對它們進行敲打、拉伸和塑造時,他們手部的小肌肉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都能得到發(fā)展。在充分享受擰、拉黏土或面團的感覺時,還為寶寶提供了一個宣泄沮喪和攻擊性情緒的途徑。父母可以給寶寶提供市售粘土或者自制面團。
19.安全剪刀
從2歲半到3歲間,寶寶已經發(fā)展出良好的手部和手指協(xié)調能力,會獨立運用手指,并開始能用剪刀。父母為孩子選擇剪刀時應注意:剪刀的結構和大小應配合孩子手掌的大小,手指的關節(jié)可以牢牢地扣住剪刀握柄的洞口,如果洞口較大應卷上布進行調整。此外,因選擇刀尖圓潤的兒童專用安全剪刀。
20.木琴或兒童鋼琴等樂器
寶寶通過彈奏木琴或兒童鋼琴等樂器,不僅能體會到較為復雜的一一對應的因果關系,還能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舒緩情緒,促進神經發(fā)育,培養(yǎng)表達能力。
21.可騎乘玩具(注意是沒有踏板的)
在寶寶能平穩(wěn)走路后,他們就會想玩可以騎乘的玩具,不過2歲半到3歲的寶寶幾乎不會踩踏板。沒有腳踏板,可以用腳推動的車(比如“平衡車”或“滑行車”)比較適合這個年齡的寶寶。通過在騎車時學習前進、后退、轉彎等技能,寶寶能加強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腿部力量,對身體的控制能力,還能認識方向。
特別提示:
除了給0~6個月寶寶的一些特定玩具大寶寶玩不了或不愛玩,許多玩具的類型對0~3歲的寶寶都適用,只是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對該類型玩具的要求和數(shù)量有所不同。例如同樣是球:1歲以下寶寶適合玩便于抓捏的色彩鮮明、柔軟的、會發(fā)聲的大球。1~2歲的寶寶不僅可以提供輕的較小軟球,也可以提供足球、沙灘球等可滾動的大球便于開展抓、丟、踢、投等各種簡單的球類游戲。2~3歲的寶寶,各種形狀和尺寸的球都可以給他們玩,其中直徑20~0厘米的球更加便于他們腳踢和拋接。在此就不啰嗦了,爸媽要靈活處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