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學初,我根據(jù)學前班數(shù)學的教育目標和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應幼兒發(fā)展的計劃。努力鉆研教材,并系統(tǒng)的、有目的的制定出每周教學計劃。并認真?zhèn)湔n,準備教具,讓學生在開心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知識。
在教學中,我能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兒,把幼兒當作活動的主體。在學習中,我和學生是一個整體,我是學生王,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把多學科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我發(fā)現(xiàn)學生最喜歡聽故事.并且對聽過的故事記憶深刻如果我能把數(shù)學課與語言課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們一定會興趣大增于是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結果我和預想的結果一樣學生們真的對數(shù)學有了新的體驗興趣大大的增強了。
例如,我在教學生們學習6的組成時,我首先讓學生們認識"6",讓學生們想象一下"6"像什么?學生們想象很豐富,有的說像"勺子",有的說像"口哨"oooooo于是我就根據(jù)學生們說的像"口哨"創(chuàng)編了一個故事:"'6'媽媽吹著口哨帶領小寶寶們去鍛煉身體,"6"媽媽一共有5個學生,它們是"1""2""3""4""5"。媽媽要求大寶寶一定要照顧好小寶寶。于是"1"寶寶和"5"寶寶一起拍皮球,"2"寶寶和"4"寶寶在跳繩,最后,剩下"3"寶寶一個人怎么辦?媽媽就變了一個魔術把"3"寶寶變成了雙胞胎。于是,"3"和"3"一起打乒乓球。大家玩的很開心,身體也越來越健康!"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們很快就記住了6的組成。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我還把故事內容編成兒歌:"1"和"5"拍皮球,"2"和"4"跳跳繩,"3" 和"3"打乒乓球。為今后的學習加減法打好基礎
在學習加減法的時候,我同樣根據(jù)這個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們輕松的學到知識。如我在教學生們學到"6"的加法的時候,我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情節(jié):小寶寶們玩餓了想找媽媽吃東西了。于是,小寶寶們手牽著手去找媽媽,小寶寶可別亂牽手。”仨毢退黄鹜娴男殞殸渴植拍苷业綃寢,也就是"1"寶寶和"5"寶寶牽手才能找到"6"媽媽。教學生們寫出加法算式:1+5=6,加號前后的兩個寶寶可以相互交換位置,還可以寫出:5+1=6。根據(jù)故事內容學生們很快寫出:2+4=6,4+2=6, 3+3=6。學習減法時,我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出媽媽和小寶寶們捉迷藏的情節(jié):"有一天,"6"媽媽和小寶寶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6"媽媽找到了"1"寶寶,問:"'1'寶寶和幾寶寶在一起?"學生們根據(jù)故事就得知,"1"寶寶和"5"寶寶在一起拍皮球。"那么 "6"媽媽找到了"1"寶寶,誰藏起來了?"學生們很快得知是"5"寶寶。所以就是6-1=5,還可以根據(jù)這情節(jié)得知:6-5=1。用同樣的情節(jié)和故事,讓學生們很快掌握:6-2=4,6-4=2和6-3=3。
在故事的引導下,學生們做加減法速度上比以前更快了,同時也避免了學生總依賴搬手指的習慣。
學生都能把自己觀察到的說出來,最重要的是給每個學生一個機會,認真對待學生的每一個問題。不管這個問題是對是錯,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這對他今后敢提問奠定一些基礎。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學生多動、多說、多看、多問、多表現(xiàn)、多思考,讓他們自己"跳起來摘自己想要的果子",盡量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和活動的余地,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