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閱讀就是0—6歲的學前兒童憑借著變化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嬰幼兒在最初階段就出現(xiàn)了早期閱讀的興趣和行為。
在早期閱讀中,我們讓幼兒逐漸了解到閱讀的基本程序,掌握閱讀的一般方式方法。在指導幼兒閱讀的活動中,幼兒自己學習按順序翻閱,學習仔細觀察畫面細節(jié),理解故事人物、情節(jié),并逐漸將聽到的語句、詞與書上的印刷符號對上號。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了閱讀的興趣與習慣,并鍛煉了初步的獨立閱讀技能,因此,早期閱讀在幼兒語言發(fā)展中有著獨特的價值。那么,早期閱讀如何使幼兒語言得到發(fā)展呢?
(一)教師根據(jù)早期閱讀教育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幼兒的閱讀能力進行系統(tǒng)培養(yǎng),使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獲得發(fā)展。
1.閱讀活動(按早期閱讀教育目標開展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內容較為集中的教育活動)
(1)大圖書閱讀活動:教師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自制大型圖畫故事書,并利用這種圖畫故事書幫助幼兒學習和掌握按序仔細觀察畫面和將前后畫頁聯(lián)系起來理解的閱讀技能。(適合集體活動、分組活動)
(2)小圖書閱讀活動:同一內容的圖畫故事書幼兒人手一冊,獨立閱讀,主要幫助幼兒掌握翻圖書的方法, 讓幼兒在看書過程中自不斷獲得獨立閱讀的經驗。(適合分組活動、個別指導)
(3)聽賞活動:以聽賞圖畫故事或其他文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活動,主要讓幼兒反復傾聽老師的講述,不斷體驗品味,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指導)
(4)排圖活動:教師為每個幼兒提供一套打亂順序的圖片,幼兒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根據(jù)故事內在的邏輯規(guī)律將圖片按順序排列起來,并表述排圖理由,這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有序思維能力。(適合分組活動、個別指導)
2.以閱讀為主的綜合活動
(1)自編圖畫故事書活動、詩配畫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幼兒運用已有閱讀經驗和繪畫技能,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詩歌配上與其情節(jié)、內容相符的畫面,編成圖畫故事書,培養(yǎng)幼兒將語言符號轉化能力并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性 思維能力。
(2)聽音樂編構故事:這是閱讀經驗與音樂感受相結合的活動。幼兒通過感受理解音樂,將它轉化成語言符號,進行講述,并配上畫面組成音樂圖畫故事書,培養(yǎng)幼兒將音樂符號轉化為語言符號和繪畫符號的能力并發(fā)展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二)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閱讀材料,能動建構、積累和同化閱讀經驗。教師給予適當指導,鼓勵幼兒開展自主閱讀活動。
1.區(qū)域活動中提供閱讀材料
閱讀活動前,教師在活動區(qū)、圖書角提供相應新圖書、新圖片,并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讓幼兒自愿選擇閱讀材料,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教師主要觀察了解幼兒感知、體驗的水平,為專門性的閱讀活動打下基礎。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繼續(xù)為幼兒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情境或條件,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活動材料。根據(jù)我們的觀察和實踐,幼兒往往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或畫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情節(jié),這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再造想象力。
2.開設幼兒閱覽室
我們開辟了幼兒閱覽室,根據(jù)大、中、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幼兒讀物,讀物每月更換一次,每天保證一定時間讓幼兒自由閱讀,使幼兒將已有的閱讀經驗同化于自主閱讀之中。
3.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閱讀教育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將季節(jié)的變化、生活的特點、動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等與閱讀教育相結合,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閱讀經驗。同時,教師提供一定時間讓幼兒自主選擇交流對象、交流內容、 交流地點,進行閱讀交流活動。根據(jù)我們的觀察和實踐,幼兒會自由選擇合作辦報;幼兒會興高采烈地來到漢字角,挑選自己喜歡的字寶寶,說上幾句與之有關的小廣告、小故事;幼兒會戴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頭飾,與墻面上的小動物、植物“交往”;有的幼兒還會把最新的消息告訴同伴、老師、阿姨。幼兒的閱讀經驗在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得到遷移,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
閱讀還滲透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如日常人際交往、自由游戲、散步、聽等等。通過早期閱讀,孩子個個想說,個個愿說,個具會說,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強,受到了前交往中受到了家長及同行們的好評。那么,早期閱讀在幼兒語言發(fā)展中究竟起了哪些作用呢?
1、早期閱讀能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
在幼兒文學作品中,溫和善良的小白兔、機靈活潑的小松鼠、兇狠殘暴的大灰狼等一個個生動的形象深深地吸引著小朋友,牽動著他們的心。因此他們會屏聲靜息,全神貫注地聽,在大圖書活動中,一名幼兒講完故事后,其他幼兒要進行評價,"你認為他講得好不好? 為什么?"這樣勢必就要求幼兒有目的地聽。幼兒在這樣的引導下,培養(yǎng)起在聽的時候對所聽內容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能力。
2、早期閱讀能幫助幼兒習得最佳的語言模式
在幼兒園的語言文學作品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語句"春風吹綠柳樹,吹紅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熊貓勇敢地沖向豹狗,金絲猴趁機搬起一塊石頭朝豹狗砸去……"等等。這些形象化的語言能夠更清楚、更準確、更具體形象地表達人對各種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觀點和印象,對于處在早期發(fā)展中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認知思維特點也決定了形象化的語言對幼兒有極大的魅力。幼兒在傾聽故事時,會獲得一種滿足的愉悅感,并逐步了解用這樣形象化的語言所產生的效果。如果我們靜下心來聽聽孩子們的談話,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們文學作品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3、早期閱讀能幫助幼兒使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交往
幼兒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他們的語言發(fā)展,包括了對多樣化語言的適應力、理解力和運用力。假設一個孩子從小只與自己的父母交往,那么他在打開自己家門后便會處處產生各種可能的"語言障礙"。從小接觸各式各樣的語言,這才使得他們逐漸地發(fā)展起具有交往價值的語言能力。在幼兒學習文學作品中,幼兒不僅可從故事、童話和詩歌中學習我國漢語中感受到中國少數(shù)民族及世界兒童文學的特殊韻味,幫助幼兒使用當?shù)恼Z言與人交往。
4、早期閱讀能幫助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
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說什么樣的話,對什么樣的交往者作出什么樣的語言反應,這是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一個方面,如在閱讀延續(xù)活動中,《螞蟻和大象》《淘氣的金絲猴》等動畫片,均有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幼兒在熟悉故事角色間對話的基礎上,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續(xù)編故事或創(chuàng)編故事。
總之,早期閱讀對人生成長進步產生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幼兒增長知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對幼兒進入書面語言階段的閱讀將產生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