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在進行精細動作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幼兒視、聽、觸覺等多方面感覺信息的總和;另一方面,手和大腦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手和手指活動能夠使大腦的廣大區(qū)域得到鍛煉。可見,精細動作的掌握對嬰幼兒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下,是我這學(xué)期在實施精細動作的課程的一些體會:
一、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際操作內(nèi)容,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的分步進行。
1.根據(jù)年齡特點:入園開始,我們重點從大動作方面進行培養(yǎng)。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需要幼兒用手操作的方面很多,為此,我們培養(yǎng)幼兒正確使用餐巾擦嘴,脫、提褲子等等。這些方面,還主要是把大拇指與其它四指分化出來。隨著年齡增大,我們開始有意培養(yǎng)拇食指從五指中分化出來,獨立去完成和操作,滿足幼兒好奇心理、需求的活動:游戲《撿珠子》就是必須用拇、食指去完成的活動。再后來讓幼兒進行穿珠,(游戲"開火車")就要求雙手協(xié)調(diào)地去進行活動了。為此我們結(jié)合主題教育活動《可愛的小手》,使幼兒首先認(rèn)識手指,用兒歌與音樂游戲相結(jié)合的形式,讓幼兒知道五指的名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其它手指的認(rèn)識也用此形式。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認(rèn)識五指,并體會到:我們的雙手很能干,能用它做很多的事情。
2.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我們從幼兒入園開始,就有計劃地制定切實可行、生動有趣的活動,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得到培養(yǎng)。一開始,我們讓幼兒撿比較大的珠子入瓶,訓(xùn)練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性。為了使幼兒感興趣,我們首先讓幼兒裝上幾個珠子,之后蓋上瓶蓋,使勁搖,里面就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幼兒發(fā)現(xiàn)小珠子還會"唱歌"呢!慢慢地,我們鼓勵孩子把瓶子裝滿,看誰最能干,最先把珠子裝滿瓶,老師就表揚他,讓他去玩積木,幼兒興趣很濃,玩得說不出的開心。漸漸地,我們改用黃豆,讓幼兒撿黃豆入瓶。相對于珠子來說,黃豆小了許多,對手的靈活性就有了較高的要求,有的幼兒就出現(xiàn)了急躁情緒,表現(xiàn)出沒有耐心,幾個幾個地把黃豆抓到瓶子里去。我們利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靜下心來,穩(wěn)定情緒,一個一個撿豆入瓶:用盤子盛黃豆,對小朋友說:"天冷了,小朋友都穿上了厚衣服,我們就不冷了,黃豆寶寶在盤子里也很冷,我們給它找個'小房子'吧!看,我們這兒有許多小瓶子,讓它們作'小房子'好不好?黃豆寶寶要是住進去,一定可暖和了?墒切↑S豆沒有腿,也沒有腳,它自己不能走到'小房子'里,你們愿不愿幫助它們呢?不過,豆寶寶喜歡一個一個進'小房子',不愿意被小朋友一把一把的硬塞進去,,我們能不能做到呢?這樣,幼兒都很有興致地去撿豆了。
3.對于操作材料的運用,我們也是在游戲和各種主題教育活動中有目的、有重點的一步步進行培養(yǎng)的。首先,讓新入園幼兒認(rèn)識各種玩具。我們開動"小火車"來到小小二班,帶著幼兒先參觀了我們的活動室、寢室,接著我們請幼兒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看一看我們的玩具寶寶。告訴幼兒玩具寶寶每天也來幼兒園,并且每天都和我們一塊做游戲。在老師的操作下,引起了幼兒的興致,用積木搭成漂亮的"小房子";用雪花片插成美麗的"花籃";用管狀積塑插成"生日蛋糕",用小太陽積塑插成美麗的"太陽"等等,在此過程中,讓幼兒認(rèn)識玩具并記住了玩具名稱,孩子都興致高漲,并且躍躍欲試。接著,我們首先讓幼兒操作相對于他們年齡來說較容易的材料:積木、硬插塑、小太陽積塑,一開始,他們只能用兩三種材料進行簡單搭、插,只是自己埋頭去做,既不能說出所搭、插物品的名稱,也不與小伙伴交往。這時,老師用生動的語言與幼兒交談,并引導(dǎo)幼兒說出所搭、插物品的名稱。同時向同伴展示"作品",讓幼兒的成功感得到滿足。一段時期以后,我們逐漸加大難度,增加了雪花片、管狀積塑、穿珠子等活動,孩子已能向旁邊小朋友講出自己"作品"的名稱,并向小伙伴借積木等材料來使用。為此,我們展開了一些活動:在玩積木時,讓幼兒通過學(xué)習(xí)平鋪、疊高的結(jié)構(gòu)技能,自己搭建,然后讓小朋友說出所建物品的名稱:有的搭成"小房子"、有的搭了一個"大門"、有的搭成"滑滑梯"、有的搭成"城堡"等。我們請小朋友把這些"作品"放在一起,就成了我們的幼兒園,幼兒都歡呼起來。這樣,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積極的情感。在玩雪花片時,孩子們通過學(xué)習(xí)交叉連接的結(jié)構(gòu)技能,插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有大象、大老虎、還有小猴子……孩子們把這些"作品"放在一起就成了動物園。然后請小朋友們講一講大象是什么樣子,小猴子是怎么走路的等等。這既鍛煉了幼兒的再現(xiàn)能力,也促進了幼兒口語的發(fā)展,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合作精神也得以體現(xiàn)。結(jié)合戶外玩沙活動,我們也開展了一些游戲活動:我們讓孩子利用彩紙折成"小旗子"、搭成"平板橋"、折成"小汽車"等等。孩子們在玩沙時,把沙挖一個坑,把"平板橋"放在沙坑的兩沿上,就成了一個"橋"。小朋友們又把"小旗"插在了沙坑兩邊,把小汽車放在小橋上,前面還有小朋友在指揮:"請注意,小車在橋上,請注意,小車要過橋了。"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我們也受到了感染,和孩子們一起玩得忘了時間。為了豐富活動內(nèi)容,提高幼兒操作興趣,我們還利用布塊、紐扣自制了娃娃衣服,讓幼兒通過給布娃娃穿衣服、扣扣子,以及把剪成小段的飲料吸管串成美麗的項鏈,給布娃娃戴上。這樣,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既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也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情感和友好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