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兒教育的總體要求,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感染幼兒并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和美術創(chuàng)造能力。最終促進其人格和諧發(fā)展的審美教育,然而,實踐中人們對美術教育往往認識不足,存在著三大誤區(qū),成為幼兒美術教育的障礙。
誤區(qū)之一.幼兒美術有什么用?不少人認為幼兒識文斷字.背誦詩文.能數會算才是正道,這樣的孩子是神童。而把美術教育視為旁門左道,不屑一顧,正有人認為美術教育是為培養(yǎng)未來的小畫家而設定的,我的孩子長大了又不想當畫家。所以,他們認為幼兒美術教育可有可無,無關緊要,這是一種對幼兒美術教育的目的存在的誤區(qū)。
其實幼兒教育是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做好各種準備的教育,他的教育范疇包括身體.智力.情感.思維.語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組成部分。它的目的不是為傳授藝術而進行的教育,也不是為少數藝術天分的兒童而存在的,因為美術教育十分有利于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據研究表明,人腦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維,右半部處理總體形象思維。而目前部分家長或老師重視的文字數字這些教育內容,則使幼兒左腦負擔過重右腦腦鍛煉不足,這種現象有損于幼兒正常健康的發(fā)展。而美術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啟發(fā)和誘導幼兒去感知事物,鍛煉和開發(fā)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可見,幼兒的美術教育并非可有可無,而是十分必要。
誤區(qū)之二,幼兒美術是亂寫亂畫。不少幼兒喜歡涂鴉,門上,桌上,墻上,地上,甚至在自己的身體上亂涂亂畫,他們把亂涂亂畫作為是一種自由自在的游戲活動,自己想怎么畫就怎么畫,這是幼兒的天性,反映了幼兒的本質,而且幼兒通過畫畫,手腦并用是對學習感興趣的表現,是培養(yǎng)觀察力,增強記憶力,提高審美力,集中注意力,煥發(fā)想象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在此情況下,如果我們對幼兒潑上一頭冷水,勢必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這等于把培養(yǎng)幼兒的智能和悟性扼殺在襁褓之中,把孩子對事物的探索精神束縛在搖籃之中,這樣的傻事千萬不能干,幼兒的人生才剛剛起步,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鮮的,他用好奇,探索,創(chuàng)造,甚至破壞的目光看待這一切,無可非議。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當在鼓勵的基礎上因勢利導,不妨為幼兒營造一個大的用于繪畫的空間,給他一塊小黑板,送他一些紙和筆,讓他們在自己的天地里盡情地發(fā)揮,同時對他們的作品及時給予贊許,鼓勵。這才是我們培養(yǎng)幼兒健康成長的正確選擇。
誤區(qū)之三,"這是畫得什么呀"?對于幼兒的作品,由于寫實性差,大人們用像不像評價一幅兒童畫好壞的標準,這是幼兒美術教育的又一誤區(qū)。
其實,大人們常以"像不像"作為評判兒童畫標準會挫傷孩子的繪畫的興趣,幼兒美術教育的不是培養(yǎng)小畫家,不是要孩子出作品,而是注意孩子的繪畫作品的過程,及其在此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能力。在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我們要讓孩子無拘無束,不分時空地想象,給所畫得物體注入生命,注入情感,畫出的形象新穎,離奇,荒誕,夸張,變形,甚至不合常理。其實這正是孩子富有想象力的表現,這正是孩子的可愛之處。我們看孩子的作品是否是一幅好的兒童畫,主要看畫面是否生動,有想象力,有創(chuàng)意,是否表達了孩子自己的情感。兒童有獨特造型的語言,這種造型能力是非?少F的,所以,對孩子經過自己發(fā)現,自己畫出的有趣形象,我們不能過分挑剔,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求全責備,橫加指責,而應該常贊許,增加孩子繪畫的信心與熱情。
上述幼兒美術教育的三大誤區(qū),在部分幼兒教師和家長中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特此一一羅列,以期待引起同行和幼兒家長的重視,讓幼兒美術教育真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