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案例:1、將圖片放在桌子上,自由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2、老師引導幼兒將動物掛在一根繩子上,提問:我們剛才每人有幾張圖片呢?(一張)。繩子上現(xiàn)在有多少呢?(許多)3、老師說:小動物們都餓了,你們看,(指向提前設計好的)那里的繩子上掛著許多好吃的,我們每人幫一只小動物找一種食物好嗎?鼓勵幼兒將找到的食物送給小動物。4、延伸活動:到戶外玩"一和許多"的游戲:老師拍一下手,小朋友跳一下。拍許多下手,小朋友跳許多下。老師拍一下手,小朋友學小貓叫一聲,老師拍許多下手,小朋友學小貓叫許多聲。還可以類推,學習其他小動物的叫聲。
由于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進來,自由選擇圖片,親自給小動物送食物,反復感知一和許多的變化,感到樂趣無窮。18人全部參加活動,15名幼兒積極回答問題。
中班學習序數(shù)的操作活動在開火車的游戲中進行,幼兒扮演小動物,找到相應的車廂貼上序號。大班的認識貨幣、等分等內(nèi)容,在游戲區(qū)內(nèi)進行,邊玩角色游戲邊操作,輕松自然。學習相鄰數(shù),在活動中操作時,玩《找朋友》的游戲;在認識單雙數(shù)的操作活動中,玩《小魚水里游》的游戲,邊唱歌曲邊操作,一組表演,另一組找數(shù)卡;ハ嘟粨Q角色,幼兒操作起來樂此不疲。學習分解組成時,二人一組,拋灑雙色花,灑出1和9,說一句兒歌:一和九手拉手,灑出2和8,就雙手搭起小房子,說兒歌:二和八是一家;三和七親兄弟,四和六好朋友,五和五并肩走。。。。。。通過對150名大班幼兒,95名中班幼兒和18名小班幼兒的觀察, 實踐證明:單純的操作活動,在教師安排的操作時間內(nèi)會有百分之二十的幼兒失去興趣,在操作后期,出現(xiàn)東張西望,或者要求去洗手間。以游戲形式參與的操作活動只有百分之二的幼兒在操作中轉(zhuǎn)移注意力,百分之九十八的幼兒順利完成操作。
總之,在掌握了操作規(guī)則后,游戲的加入會使操作活動更加贏得幼兒的喜愛,從而更有效地達到活動目標。
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認為,游戲是兒童的內(nèi)在本能,尤其是活動本能的自發(fā)表現(xiàn),也是幼兒時期最純潔、最神圣的活動;顒颖灸苋蘸髮饾u發(fā)展成創(chuàng)造本能。因而對兒童的教育,不應加以束縛、壓制,也不應拔苗助長,而是應當順應其本性,滿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園丁順應植物的本性,給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適的日照、溫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他認為,兒童應該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按自己觀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現(xiàn)學科知識的結(jié)構(gòu),借助于教師或教師提供的其他材料去發(fā)現(xiàn)事物。布魯納強調(diào)說,發(fā)現(xiàn)是教育兒童的主要手段。"人類學習中似乎有個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發(fā)現(xiàn)一樣,是盡力探索情境的機會。
教學研究實踐使我們深深感到,世界著名教育家關于兒童教育的理念,對于當今幼教改革仍然有深刻的指導意義。教育的真話就是愛,教育要走進兒童豐富的、多樣的、神秘的精神世界,讓兒童感受到人性光輝的沐浴,感受到作為一個人存在的價值。遺憾的是,我們對這一教育真話的認識與把握還遠遠不夠,盡管在理論上我們接受了這一點,可在實踐中常常被遺忘、丟失。要真正建立起對兒童的愛,最重要的就是要確立科學的兒童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兒童從他們自己的世界中拉出來,安置在成人世界里。成人世界總認為,游戲和工作、科學和想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兒童則認為,游戲就是學習,游戲就是生活,科學需要想象等等。而游戲是在操作中進行的,操作活動引導策略應從孩子的心理需求出發(fā),給孩子做和說的時間,給孩子自由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真正做到更為重要的是"用觀念",把這些觀念扎扎實實地落實在教學活動引導策略的設計之中,落實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
論文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