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對幼兒的生活、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音樂活動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增強孩子對音樂美的敏感性,是孩子得以和諧發(fā)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近一個學年對音樂活動的探索和實踐中,我感覺小班音樂教學并非簡單形式地教唱就可以的,并非像其它年齡班有一定的教學模式,也并非像其他年齡的孩子,可以在老師簡單的語言引導下,就能調動積極地參與性。在實踐中,我體會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活動開展的一個引領者。就是說人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學習時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積極化,可以使兒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銳的觀察力,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堅韌的意志力,而一切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智慧,沒有靈感。而如何在音樂活動中調動小班孩子的興趣,我有兩點小的收獲:
一、興趣是活動開展的一個引領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是說人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學習時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積極化,可以使兒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銳的觀察力,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堅韌的意志力,而一切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智慧,沒有靈感。而如何在音樂活動中調動托班孩子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ㄒ唬┣榫暗牟贾、故事情節(jié)的貫穿。
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最為突出的就是對新鮮事物很好奇,喜歡觀看一些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對于這些很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在《哈巴狗》的音樂活動中,我在課前的情景布置上做了一定的考慮,用塑料積木搭成小狗的家,形象地展現在孩子面前,再制作一只小狗圖片在家里表示歡迎他們的到來,他們看到后頓時感到很興奮,可以到小狗家去做客了。孩子就以一位小客人的身份,愉快地參與進來,直到結束。
。ǘ┙處煹慕巧缪菔潜夭豢缮俚摹
在小班的音樂教學中,更加使我明確了角色扮演的突顯性。有時為了使音樂活動更加地生動、孩子更加樂意參與,我在課前不得不做一些角色的鋪墊。例如我要開展《小小雞》這堂音樂活動,我會戴上雞媽媽的頭飾,讓孩子明確我的角色身份和自己的角色身份(雞寶寶),并以雞媽媽的口吻引導孩子活動前的其他環(huán)節(jié),營造這樣的氛圍,讓他們深感自己的角色,明確自己的角色。這樣使整個活動不顯生硬、呆板,使孩子的興趣能延續(xù)下去。
。ㄈ┳尯⒆觽“動”起來。
“動”是幼兒的天性,是讓孩子感受音樂的一個好辦法。“動”的目的是讓孩子去聽,去表現。如何創(chuàng)造音樂活動的動感,我認為首先要有創(chuàng)造動感的強烈意識。因此,我在音樂活動中就特別強調創(chuàng)造動感、調動情感,激發(fā)幼兒動起來。讓幼兒人動起來,心動起來,情感調動起來,以自我表現的方法積極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
在韻律活動《這是小兵》中,我給孩子們放了音樂,并鼓勵他們做動作,讓孩子們觀看解放軍練兵的錄像,孩子們都禁不住動了起來,神氣地踏步、敬禮、持槍、望遠、吹號、打鼓、投彈,各做各的動作,都活象一個個“解放軍”。音樂引起了孩子們情感上的反映,孩子們的“動”不正是反映了音樂的情緒嗎?更說明孩子有潛在的感受音樂的能力。這個“動”使我又找到了歌表演教學的新方法。這個教學方法歸納起來有這樣10個字—∶聽聽、想想、做做、學學。
二、“游戲化的滲入”是活動開展的重點。
教學中邊唱歌邊游戲是激發(fā)孩子音樂欲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孩子天生好玩好動,小班的孩子更是不喜歡靜坐很長時間的活動,這樣很容易讓他們厭煩、產生煩躁的情緒,注意力被遷移。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往往是喜歡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所以,要提高音樂活動的質量,就應根據孩子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音樂學習與游戲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孩子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看、想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等結合起來,把孩子從座位上解放出來,讓她們動口、動手、動腳、動腦,在音樂世界里蹦蹦跳跳、輕輕松松的獲得知識、技能,受到美的熏陶。在此也有兩個小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