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孩子們游戲式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把自己融入到孩子們之列,喚發(fā)自己的童心,盡量學著用幼兒特有的眼光去審視他們的作品。我的心中真真切切地明白,身邊的這群孩子才是自己真正的老師。我衷心期望他們中有一些人將來會成為傳承中國剪紙藝術的教師。正是基于這一點,我逐步對每個幼兒特有的手法、個性注意了解、掌握,做到心中有數(shù)。再針對不同的個性去界定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范圍,讓每個人都在一個特定的較小的范圍內(nèi)反復練習、創(chuàng)作力爭在幼兒園較短的時間內(nèi),不斷提高自己的剪紙本領,把他們的才華展現(xiàn)出來,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信心。例如:在孩子們剪動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費超小朋友很喜歡剪猴子。當他剪了一段時間,感到有些乏味時,我一方面鼓勵他堅持下去,更主要的是指導他如何用對折的方法將一只猴子剪成一對猴子,將樹枝上的幾只猴子剪成一群猴子,他馬上又來了精神,越剪越起勁;丶液,他在家獨立剪出多幅有關猴的作品,其中有一幅據(jù)說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叫我驚訝萬分,一張紅紙上,有花邊裝飾,有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猴子竟有好幾只,分布在長滿桃子的樹上。
通過教幼兒學剪紙,也使全班幼兒有了新的變化,怯弱的孩子變得活潑了,淘氣的孩子變得文靜了。許多家長對我說:“自從學會了剪紙,我家的孩子變得可愛多了。”家長的話,使我感到非常高興,沒想到一把小小的剪刀竟會有這么神奇的魅力!這也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幼兒動手動腦,確實能使他們變得心靈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