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學評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到"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幼兒稚嫩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獨特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萌芽。"小班幼兒已經開始產生畫點什么的意愿,可畫出的東西總是不象,如果我們否定幼兒"四不像"的作品,長此以往,孩子感受不到成功的樂趣,就會影響他們對美術的熱愛。有一次,有個幼兒將樹葉涂成了紅色。我問:"春天的樹葉明明是綠色。你為什么畫成棕褐色呢?"孩子回答:"這棵還沒長出新樹葉。"這時我們是批評幼兒的樹葉顏色不對還是肯定幼兒呢?如果讓幼兒把棕褐色的樹葉改成了綠色樹葉。從表面上看來,教師是對學生嚴格要求,實際上卻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揮,其結果只能是養(yǎng)成學生墨守成規(guī)的習慣,就錯過了一次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表現的機會。對于幼兒這種不符合常理的大膽幻想,我并不應該予以否定、扼殺。又如在畫人物活動中,有的小朋友畫出的女生頭像,特別顯眼的是長長的頭發(fā)好象在風中跳舞,他把女孩的特征極大的夸張了,使人覺得生動有趣,充滿稚趣。所以我們在評價時應主要看畫面有無童趣,幼兒表達了何種情感,有沒有創(chuàng)造思維的閃光點等等,進行科學、合 理的評價。
綜上所述,讓我們攜手在畫布上留住孩子們的夢想,在那里有孩子們人生。
參考文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S]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