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體育游戲為例
游戲本身應該是快樂的,當游戲成為孩子們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時,孩子們才能夠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幼兒通過游戲?qū)W,教師通過游戲教,這是幼兒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什么樣的游戲才是幼兒真正的自主游戲?即源于幼兒生活,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在游戲中釋放天性、學會玩,體驗游戲的快樂,感受同伴間的交往規(guī)則,培育勇敢、樂觀、自信的健康心理品質(zhì),進而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
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就是在游戲中,在玩的過程中一天天長大和發(fā)展的。游戲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和能動力,主動進行的活動。以往幼兒的學習游戲都是在教師精心策劃下完成,被動接受知識,被動完成教師給布置的任務,在游戲的過程中,只要有一點跑題,就會被教師活生生地拉回來,積極性進而被打消,何談游戲的主動性?那么,如何讓游戲真正成為幼兒自己的游戲,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游戲中應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呢?
一、解放教師思想,相信孩子是可以做到的。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從幼兒個體發(fā)展的歷程來看,與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相關(guān),同時游戲也代表著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客觀需求。體育課程游戲化,根據(jù)幼兒對游戲的基本需求為幼兒的體育學習提供豐富的背景,使幼兒學會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為幼兒體育活動創(chuàng)造自由、靈活、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把游戲這種自由、自發(fā)的自然活動引入體育教學,使幼兒快樂地在游戲中感知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充分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
體育活動中,教師往往要控制孩子,可是幼兒不受控。大家要知道,幼兒沒事干的時候最容易出現(xiàn)安全隱患!吨改稀分兄赋,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影響幼兒;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并給予適當?shù)囊龑АK,教師一定要解放思想,相信幼兒是可以做到的,解決好矛盾交織體,釋放更大的空間,放開手,給予幼兒自由發(fā)揮的機會,放心大膽地讓幼兒自主游戲,可以在體育場地及器械的提供上采取一些保護措施,如盡量在安全性強的場地上活動,如沙池地、塑膠地、草地;多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如低結(jié)構(gòu)材料,讓幼兒有的可玩,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幼兒內(nèi)在的巨大潛力。例如幼兒自主搭建的迷宮,可以練習鉆、爬、走、跑、跳、投等多方面的能力。請相信他們是可以做到的,幼兒在游戲體驗中,認識了,嘗試了,了解了,變被動為主動,才真正成為了游戲的主人。
二、加強運動常規(guī)培養(yǎng),提升幼兒游戲?qū)W⒘Α?/p>
體育游戲可以滿足幼兒愛模仿、樹立自信、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還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運動常規(guī)習慣。常規(guī)習慣的"小"事,可能直接決定了幼兒的"大"發(fā)展。小班的幼兒就像一張白紙,任性、沒有規(guī)則意識,命運真的就掌握在我們"書畫家"手中。小班幼兒剛?cè)雸@,十分依戀家長和家庭,沒有安全感,對還不太熟悉的教師更是存在芥蒂。有些淘氣的幼兒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喜歡隨意跑、有競爭性和刺激的游戲,注意力不集中,看老師管不管我,看老師能不能追得上我,總是在挑戰(zhàn)老師的極限。然而,在教師的心里,這些孩子是可愛的,想法是天真的。所以,為了幼兒游戲活動的安全性,也為了幼兒在游戲中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必須培養(yǎng)幼兒的運動常規(guī)。教師要言傳身教并要有持續(xù)性,使得幼兒在游戲中井然有序。所謂體育游戲中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就是排隊、聽教師說、游戲秩序的遵守規(guī)則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游戲情景,圖示標記線,同伴激勵等形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運動常規(guī),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讓幼兒穩(wěn)下來游戲。
同時,體育課程游戲應該是生動活潑及快樂的體育活動,教師組織的活動不僅要具有游戲的玩耍性,而且要動靜結(jié)合,才符合每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進而提升幼兒的專注力,真正完全投入運動狀態(tài)。如一物多玩,發(fā)展幼兒走、跑、跳、鉆、爬的動作,提高幼兒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教師為幼兒提供高結(jié)構(gòu)的材料,讓幼兒隨意選擇游戲的玩法,皮球既可以用手拍、腿踢、還可以練習投擲;沙包既可以練習投擲,又可以練習拋接動作,還可以把沙包放在頭頂上走,鍛煉平衡能力;輪胎能滾、能跑、能鉆、能跳、還能跨;布袋可以變成地毯練習爬、變成小橋練習平衡、變成蹦蹦床練習雙腳跳、穿上布袋變成毛毛蟲手膝著地爬。又如龜兔賽跑,讓好動的幼兒扮演兔子這類好動、喜歡競爭激烈的活動,喜歡安靜的幼兒扮演烏龜?shù)慕巧,讓幼兒各歸其位,各顯其能,才能積極思考,專心扮演,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玩耍。
三、提供挑戰(zhàn)的機會,讓幼兒玩得過癮。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教師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尤其在幼兒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幼兒在游戲中完成了既定的教育目標,但是每個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是不同的,能力層次也不在一個梯次,這就要求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每個幼兒對新挑戰(zhàn)的期待。幼兒玩得不過癮,可以提高難度,讓幼兒更加自信,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形成良性循環(huán)。如大班體育活動《玩墊子》,目標是讓幼兒探索墊子的玩法,練習單腳跳、雙腳跳及跨跳等多種跳的能力及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顒娱_始,教師給幼兒提供墊子作為草地,幼兒在墊子上興奮地探索著小動物的動作:如小兔子雙腳跳過草地,烏龜手膝著地爬過草地,小刺猬雙手護在胸前滾過草地。導入游戲情境,提出挑戰(zhàn):這時幼兒就變成小兔子們?nèi)ヌ诫U,教師就變成了鱷魚。小兔子們面對可怕的鱷魚,在跳躍的時候小心翼翼、穩(wěn)穩(wěn)地,保持了平衡,玩過幾次之后,當幼兒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后,他們又發(fā)現(xiàn)教師的腿可以張開到20厘米、30厘米甚至50厘米,這樣鱷魚的身體就變寬了,他們再來試一試;這些天生愛探索的孩子,完全不滿足于現(xiàn)有水平,還希望能跳得更高,于是想到教師側(cè)身躺在草地上,就可以增加鱷魚的高度,開始練習跨跳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逐步培養(yǎng)了積極主動、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游戲品質(zhì)。接受挑戰(zhàn)是他們自己愿意的主動表現(xiàn),而不是機械訓練后的被動結(jié)果。幼兒達到的動作水平,也是教師所意想不到的,在體驗探索中挖掘了無限的潛力,在游戲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