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 研究背景
幼兒園的教育是啟蒙教育、起點教育,是為人的一生發(fā)展做準備的教育,幼兒的童年是短暫、不可逆的,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給予幼兒的教育應該是符合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的,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不斷發(fā)展,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作為學前教育界的全國性指導文件,把數學納入了科學領域,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評價上都有了全新的表述,這對培養(yǎng)幼兒數學興趣、提高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而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雖已有些許改變,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現行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目標制定不合理,內容選擇脫離幼兒的實際,活動過程高度集中,教育評價注重結果,教學過于注重知識化教學,有"小學化"教學現象等。面對學前教育現實與發(fā)展目標之間的距離,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當前幼教改革的核心任務,希望能夠借此次調查研究為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ǘ 選題的意義
幼兒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日益為人們所重視。幼兒階段是進行數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對于培養(yǎng)幼兒數學興趣、提高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诖,調查了解衡水市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現狀,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理論意義
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fā),聯系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幼兒園數學教學規(guī)律闡述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相關理論,結合現實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因素,充實并豐富了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理論研究。
2、實踐意義
通過深入衡水市各幼兒園進行數學教學活動的問卷調查、觀察等,獲取第一手資料,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幾個方面探討衡水市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題深入分析影響因素,提出改善幼兒園數學教學的方法策略,給一線教師以啟發(fā)和指導,促進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ㄒ唬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以衡水市為研究范圍,針對衡水市的公立園所相對較少,私立園所較多的情況,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所公立幼兒園、5所私立幼兒園的小、中、大班的幼兒教師,發(fā)放問卷進行調查并輔以隨堂觀察,記錄教師和幼兒的行為表現等,通過這些數據、材料客觀反映衡水市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現狀。
(二) 研究方法
1、問卷法
問卷法是將一系列事先設計好的問題組合起來,以書面形式征詢被調查者的意見,通過對問題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獲取有關信息的研究方法。
(1)問卷的編制與選擇
調查問卷以封閉式問題為主,選用前人已制定好的《幼兒園數學活動調查問卷》,根據實際情況稍作修改完成《衡水市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現狀調查問卷》。
(2)問卷結構
調查所用問卷共設22道題包括幼兒教師的基本情況、數學教學理念、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實施、活動評價、影響因素等維度。
表2-1 題目分布情況
調查內容選項
教師的基本情況1、2、3、4、5、6
教師數學教學理念13、14、15、17、20
活動目標7
活動內容8、9
活動實施10
活動評價11、12
影響因素16、18、19、21、22
。3)問卷的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在衡水市幼兒園進行,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所公立幼兒園、5所私立幼兒園的小、中、大班的幼兒教師發(fā)放問卷160份。
。4)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利用同學在幼兒園實習的機會,給幼兒教師發(fā)放問卷,請幼兒教師真實客觀地填寫并及時回收。此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60份,回收154份,回收率96.25%,有效問卷150份,有效率97.4%,符合要求,屬于有效問卷。通過整理、分析所得數據,了解衡水市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現狀。
2、觀察法
觀察法指通過感官或輔助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然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現象或行為進行系統(tǒng)、連續(xù)的考察、記錄、分析,從而獲取事實材料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進入幼兒園課堂后在自然狀態(tài)下,觀察并客觀記錄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實施情況,根據"課堂觀察量表"(參見附錄2)記錄活動開展情況,包括活動評價標準、教師表現、幼兒表現三個方面,主要從活動導入方式、教師的講解和提問行為、幼師互動情況、以及幼兒的語言、行為、情緒狀態(tài)等多方面觀察記錄,經過整理分析資料,了解衡水市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現狀。未完,請點擊下載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