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兒童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出爐了幼兒培養(yǎng)的新理念。當前,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已成為幼兒園工作的日常話題,本人認為幼兒的行為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階段性引導,幫助幼兒快速有效的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
1、幼兒課前認真準備、課下整理習慣的培養(yǎng)幼兒剛從家庭的羽翼下,進入幼兒園的大門,要讓他們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學生了,自己要逐漸養(yǎng)成一種好的行為習慣。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增長一些學習與合作的本領,就要課前做好一些準備。如:每天晚上都要學會準備好第二天要用的書本、削好的鉛筆等學習用品,每一節(jié)課前學會把書本擺放整齊等等。初步養(yǎng)成一種認真的習慣,下課后要把暫時學習用具收好。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幼兒在校學習活動的最基本的學習習慣,讓幼兒堅持一段時間后,開始教師要多一些指導與要求,讓他們慢慢養(yǎng)成習慣,學以致用了,教師就會省了很多日常要求。進而培養(yǎng)了幼兒的成長。
2、幼兒認真聽講習慣的培養(yǎng)剛入園的孩子,沒有懂得要養(yǎng)成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常常打岔他人說話。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既是幼兒得到外界信息的重要來源,又是一個人舉止文明禮貌的具體體現(xiàn)。但剛入園的孩子不懂得認真去聆聽別人的講話,在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老師講,常常走神,想入非非。剛入學的幼兒這方面最為突出。比如我讓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某些想法時,幼兒往往兩個人一起說,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亂作一團,說的熱烈,但誰都不知對方說的是什么。這些都有效的說明幼兒沒有養(yǎng)成一種好的聆聽習慣,因此,我在課上與課下經常交給他們正確育人交流的方法,隨時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良習慣。幼兒園的孩子小,慢慢地進行引導,我們只要持之以恒,多一些細心,多一些指導,多一些幫助,就會達到育人育德的目標。
幼兒的好奇心強,幼兒都喜歡好動,注意力極其不穩(wěn)定,同時沒有持久性,這些可以說成了每一個幼兒的天性。他們尤其是遇到新奇刺激物,總是愿意多看看、細瞧瞧、好動、這正是孩子們年齡特點所決定的。我們就要抓住這些特點,及時進行引導和幫助,努力培養(yǎng)幼兒認真聆聽的習慣,這對幼兒接受信息、吸取知識都有極大的好處,甚至使幼兒終生受益。
3、幼兒語言表達習慣的培養(yǎng)課堂上幼兒除了學會聽課,還要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可以就某個問題或故事,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互相探討,經過交流發(fā)言,讓每一位同學都說說自己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要求幼兒學習用普通話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別人能聽明白。對于說得、講得好的,我們加以鼓勵,對于說的不成功,我們也要肯定,別傷害到幼兒的自尊心,呵護幼兒的成長心靈,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4、幼兒認真做事習慣的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將終生受益。老師和家長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很聰明,就是粗心馬虎。這時我們就要:注重示范作用,教師力求把字寫的工整、美觀,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習活動要提出常規(guī)性的要求--正確、整潔、美觀。做好常規(guī)性的評價,做完回頭看。進行階段性展示活動。進而讓幼兒養(yǎng)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
5、幼兒熱愛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中備受家人青睞,家人照顧體現(xiàn)出無微不至,他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很多幼兒該懂的,該會的,該掌握的幾乎都喪失或缺失。幼兒缺少勞動的機會。尤其在大城市,幼兒表現(xiàn)更為突出,讓人值得深思。我們可以這樣進行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首先要進行勞動技能的訓練。其次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幼兒勞動習慣主要從班級值日方面進行培養(yǎng)。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技能。
總之,幼兒的行為習慣重在日常培養(yǎng),從小事做起,從周圍的環(huán)境中做起,樹立愛生理念,確實關愛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我們要本著"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理念,努力做好幼兒的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