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我國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tài),孩子們用剪刀把自己所見的、所想的剪出來。
在剪紙活動中,幼兒通過眼、手、腦的協(xié)調動作,可獲得極大的興趣和滿足。眼、手、腦得到鍛煉的同時,對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觀念,豐富幼兒的思維想象力和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班嘗試進行剪紙活動的研究。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孩子對活動內容有興趣,他才會去參與、探索、操作。
1.創(chuàng)設幼兒感興趣的環(huán)境。在活動室的墻壁上,貼上民間剪紙大師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讓幼兒欣賞,感受濃郁的民族氣息與氛圍,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這些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們。孩子們圍在四周,嘴里發(fā)出贊嘆的聲音:"哇,真漂亮!"我問幼兒:"小朋友,你們愿意學剪紙嗎?"他們高興的說:"愿意!"于是我就把自己剪的作品向幼兒展示,并讓幼兒拿在手中觀察,通過對實物的接觸,更加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對剪紙的興趣油然而生。
2.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開設了剪紙區(qū)角游戲,在剪紙區(qū)里投放有關剪紙的圖書,讓幼兒隨時翻閱。并投放了一些彩紙、剪刀,讓幼兒試著玩一玩、剪一剪,這樣孩子們對剪紙的興趣更加高漲了。
3.注重為幼兒創(chuàng)設帶有藝術意味的剪紙環(huán)境。為培養(yǎng)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我們十分重視幼兒的參與,將幼兒和教師的剪紙作品布置裝飾活動室,鼓勵幼兒用各種形象組合粘貼成剪紙畫,貼在活動室內,讓幼兒充分欣賞剪紙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紙作品的語言。我們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符合農村特點:有童趣、有剪紙?zhí)卣鞯沫h(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剪紙活動的愿望。
二、從觀察入手,學習剪紙。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它的題材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大自然。因此,當幼兒在創(chuàng)作剪紙時,他首先就需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這就要求幼兒在平時學做有心人,要學會觀察、善于觀察。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觀察、感知事物的本質,掌握其主要特征,使幼兒對事物有一個較完整、生動、形象的認識。學會觀察才能順應變化的世界,才可以進一步用剪紙去表現。
1.以觀察為基礎,讓幼兒自由的表現。如在進行剪紙活動《香蕉》時,我們先找來實物香蕉,讓幼兒仔細觀察。先觀察香蕉的外輪廓,再觀察香蕉的細節(jié)部分,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掌握了香蕉的外形特征,因此,在實際操作時能很快的剪出來。
2.生活中養(yǎng)成隨機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除了在活動中要學會觀察,還應更多的在生活中學會隨機觀察。如外出活動時,觀察花草、樹木、行人、小鳥、動物、小朋友游戲場面等等,為幼兒進行剪紙積累素材。同時,我們要及時引導觀察,讓幼兒知道有觀察,才會有收獲,逐步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事物。如在剪紙活動《貓頭鷹》時,幼兒對貓頭鷹不是很熟悉,我們就找來各種有關貓頭鷹的圖片,讓幼兒欣賞、觀察,以了解貓頭鷹的主要特征。但是因為圖上的平面貓頭鷹影響了幼兒的感知,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小朋友們表現出來的剪紙作品形象單一,比較呆板。后來,我們找來了有關貓頭鷹的動畫片,以及立體的、不同形態(tài)的貓頭鷹,讓幼兒進一步觀察、觸摸,幼兒通過親身的體驗、觀察,再次表現出來的剪紙作品就比較生動、形象了。有的小朋友的作品真是惟妙惟肖。
三、剪紙教學的步驟。
怎樣教幼兒剪紙,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目的、有系統(tǒng)、循序漸進的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兒逐漸提高剪紙技能和審美觀。
1.幼兒開始學習剪紙,比較適合目測剪。目測剪即憑借想象直接把紙剪出一定形狀,目測剪沒什么要求,幼兒可隨意剪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其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剪紙的興趣及練習使用剪刀。
2.當幼兒對剪紙產生興趣,學會熟練使用剪刀后,便教幼兒學習沿線剪。既按照紙上畫好的圖形輪廓剪,沿線剪主要練技能,要求手眼協(xié)調,剪刀沿著物體輪廓剪,對幼兒有一定的難度。如在剪一些物體形狀時,先剪一些大面積的,線條較簡單,如房子、大樹等,然后逐漸加深難度,剪些線條復雜的、有細節(jié)的圖形,如花草、小動物等。
3.最后學習折疊剪。就是將紙折疊一次或幾次后,剪出相連的紋樣。在學習折疊剪時,應注意折疊的層次不能太多,紙張不能太厚,否則幼兒的手腕力量不夠,剪不開;其次,注意圖案的連接點不能剪斷。
四、剪紙教學的方法。
在剪紙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剪紙活動的趣味性,使學習變?yōu)檩p松、愉快并有吸引力的活動。
1.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把各種圖形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結合起來,使幼兒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接受。如:練習目測剪直線,便可設計為"學做小廚師",要求幼兒把方形紙剪成細長的面條,比比哪位小廚師的面條做的好;沿線剪圓形便可設計為"削蘋果"比比誰的蘋果皮削得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