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追求特色已成為幼兒園發(fā)展壯大的動力和目標。如何創(chuàng)建特色幼兒園,以獲得社會的認同,促進孩子身心和諧發(fā)展是每一個幼兒園不懈探索和積極思考的一個問題。
但創(chuàng)建特色幼兒園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特色不是隨便喊出來的,而是幼兒園的獨特個性和優(yōu)秀品質的不斷呈現(xiàn),讓人們自然感受領悟出來的,而是通過特色幼兒園的創(chuàng)建讓幼兒真正獲得更好的、全面的、和諧的發(fā)展這才是最重要的。
基于這樣的思考結合我國近年來創(chuàng)建特色幼兒園的實踐,談談我對"音樂特色"幼兒園的認識:
一、 以藝術、童趣、開放為主題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辦園理念是一所幼兒園的靈魂,"任何學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個適應時代潮流和教育發(fā)展方向的先進理念做支撐"。幼兒園某種特色的形成,實際上是該園實踐某種辦園理念的結果。我園始終倡導"讓每一個孩子在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能獲得一技之長"的辦園理念。因此,我們選擇音樂學習帶給孩子的是真正的快樂。音樂的學習如同語言一樣,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所以,我們在確定了音樂學習特色項目的同時就一直在為創(chuàng)設這樣的一種藝術分為而努力。
在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我們首先為每個活動室添置了鋼琴、電子琴、電視、DVD以及播放音響,開設了幼兒器樂區(qū),把原來分散在活動室各個角落的幼兒器樂集中在這里既不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又便于音樂教學的開展。我們相信,音樂是需要耳濡目染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隨時可見,隨手可觸各種樂器,濃郁的藝術氣息時時感染著孩子,讓孩子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熏陶。
其次,每逢周末、節(jié)假日,我們還會在開放式的音體美活動室舉辦各種各樣的音樂會,讓每一個孩子自信地走上舞臺表現(xiàn)自己。音樂會上鏗鏘有力的鼓點聲、悅耳動聽的的鋼琴聲........常常吸引著家長及經(jīng)過的行人停下匆忙的腳步,情不自禁地對孩子們精彩的表演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喝彩,給孩子們增添了一份自信和鼓勵。
第三,在個班的活動室內,老師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和孩子們一起制作的音符娃娃、卡通式的樂器形象、充滿童話色彩的五線譜.....時時映入孩子們的眼簾;在各班的區(qū)域活動中,孩子們或自由的敲打各種動聽的幼兒樂器,或撥弄自制的小樂器,或擺弄各種小音符,或閱讀音樂家的小故事......一個充滿藝術、童趣、開放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逐漸形成?陕、可見、可感、可想的音樂活動環(huán)境,使幼兒自然而然f,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的洗禮,對幼兒的身心也起到一種熏陶、感染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幼兒個方面的發(fā)展。
二.以整合、滲透、雙贏為目標建構教學課程在幼兒期,任何一種有益的、適當?shù)耐饨绱碳τ變旱臐撃荛_發(fā)、智慧啟蒙都是有益的。從小接觸音樂,能使人聰穎靈秀,據(jù)報道:長期與音樂接觸,練琴中的識譜、記譜訓練,使孩子進入高中以后,記憶水平明顯較高。另外,音樂能激活右腦功能,促進右腦發(fā)育,提高幼兒智力水平。而在各種教育雜志上又能經(jīng)?吹接嘘P孩子學習某種技能的批判性文章,每當看到這些文章,我們常會認真的反思:覺得誰也沒有說錯,而錯的正是操作者本身,我想如果有條件的話,能讓孩子學習一技之長確實沒有錯。問題是我們應該更多的思考我們讓孩子學習音樂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又該如何處理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首先我們在時間上作了較為科學合理的安排:我們把孩子正規(guī)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時間一般安排在上午7:30-8:30下午4:30-5:00,這樣基本上保證了孩子的一日活動的正常開展;其次設立器樂班:我們把學樂器的孩子按年齡編排到一個班,這樣做除了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跟好的學樂器的氛圍外,主要目的是便于課程的安排,可以吧樂器和其他課程結合起來進行分組教學,而不讓孩子為了學琴而其他活動都參與不到。第三,采取小組集體課和小課相結合的方式:小組集體課(十個孩子為一組)是學習樂器很好的一種方式,既能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和合作精神,還有什么東西比合奏跟能表現(xiàn)團結呢?即使是最精心最富有的父母他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多好的教育,都無法給予孩子集體教育。同時,我們也注重個體差異,對相對接受較慢的或較快的孩子盡可能采用一對一授課。當然,這需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其密切配合做好陪練工作,盡可能減輕老師負擔。通過以上策略,我們正確處理好了音樂學習與其他教學活動的關系,在音樂教學開展的同時,有效的保護了孩子的一日正;顒印
音樂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樂器又是技能性較強的學習。因此幼兒音樂、樂器的學習不等同于成人,并不是成人音樂。樂器教育的簡單延伸,我們并不是搞定向專業(yè)培訓,我們注重的是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和素質的提高,所以幼兒學習音樂、樂器的課程內容應該是豐富的、多樣的、創(chuàng)新的。學過樂器的人都知道學任何一種樂器,初學時識譜和節(jié)奏是最重要的。對于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學習樂器的過程可謂是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和接受。如果能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也許孩子學起來就不會覺得那么困難了,對于我們的音樂、器樂課程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 音樂家的故事:按小、中、大班不同年齡段結合早期閱讀提出要求,小班每個孩子都能知道貝多芬等大音樂家的名字,中班每個孩子都能了解貝多芬等大音樂家的小故事,大班每個孩子都能了解貝多芬等大音樂家的家庭歷史及其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