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應屆畢業(yè)生,歷經(jīng)四年的學習,在一定程度儲備了足夠豐富上的理論知識,但實踐經(jīng)驗不足是目前所亟需解決的問題。所幸在上崗之前參加了官渡區(qū)教育局組織的崗前培訓,本次培訓邀請來了多位有經(jīng)驗的教育專家,他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及精湛的理論闡述,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三天崗前培訓,我學到很多關于教師法律知識、師德、教學技巧等方面的知識,也深刻的體會到自身的不足,更明白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改變。下面我依據(jù)學習中的體會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努力改進的方向。
一、應具一定的法律素養(yǎng)教師應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較強的法律信念,自覺的法律意識,積極遵守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意識。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最應該知道的基本法律就是《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在教學工作中更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絕不能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脅,或以其他強制性的手段,侵害學生的身體健康的侵權行為。由于幼兒年紀較小,表達能力不強,作為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更應注重細節(jié),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行使自己的權利,必須盡力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當自身及幼兒的正當權益受到傷害時,必須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護幼兒,保護自己。
二、應具有崇高的使命與修養(yǎng)關于教師的使命,韓愈的《師說》里這樣說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這是中國古代圣賢對教師的最貼切的形容,教師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是文明之樹的培育者,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又是人類社發(fā)展與進步的開拓者,是祖國花朵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光輝典范。因而,樹立崇高的使命感,對教師而言是做好本職工作所必須的,只有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做到極致。
教師的言行是對學生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水平。因此,要在"修德、修道、修術、修為"四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修德,德為師之本,教師應有職業(yè)操守,責任的使命,并博愛仁義。修道,對教育和教育規(guī)律有深刻的理解,對學科知識和專業(yè)知識要全面而透徹的把握,對跨學科知識有廣……【未完,完整版請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