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教師了解兒童的窗口,看懂了游戲也就讀懂了兒童,因此教師要靜下心來看兒童游戲,耐心觀察和學習分析游戲中兒童的各種行為,及時調整指導策略,幫助幼兒獲得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促進其能力發(fā)展。
游戲背景:
9月11日這天是我第一次到大X班組織建構游戲,建構的內容是“亭子”,在引導幼兒欣賞完亭子的圖片后,我將幼兒分成了5組,讓他們自選游戲材料進行構建。游戲結束,從完成情況看,只有1個組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了建構任務。有4個小朋友分別組成2組建構了亭子的基本形狀。在游戲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不少小朋友連鋪平、延長、疊高、加寬、加高、圍合、蓋頂這一些基本的技能都沒有掌握。建構的作品缺乏技巧、顏色的搭配雜亂無章,多數幼兒很隨意地用建構材料進行組合、拼接,同伴之間缺乏有效合作行為。有4、5個孩子無所事事地在各組之間走來走去,龍龍是最忙碌的一個,他在不停地走動之間結束了下午的游戲時間,龍龍的行為引起了我的關注,我決定將他作為跟蹤觀察的對象。
分析:
通過第一次的幼兒游戲情況,可以看出這個班活動常規(guī)較差,建構游戲的開展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幼兒的建構水平低,經過幼兒園兩年的游戲,幼兒對一些建構的技能都沒有掌握。龍龍作為班級成員之一,他的不良習慣沒有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所以會導致他在游戲中漫無目的。
觀察內容:
龍龍在第一次的游戲中一直是無所事事的,不停地在各組之間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對建構材料和建構任務沒有一絲興趣。今天,從幼兒分組自選材料開始我就站在龍龍的身旁,他是個機靈的孩子,不時地拿眼神瞄著我,一邊關注著我的足跡,一邊“伺機行動——想溜”,可是,我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我的眼睛一直關注著他的行為,他不敢再亂跑,只是不停地從塑料籃中把雪花片拿出來數一數,再放回去,不停地重復著這個動作好幾分鐘。這時他的身旁傳來了鐘海瀾的叫聲音“誰幫我拼一些粉色的一字插?”我眼睛看著龍龍,鼓勵他過去幫忙,他不是很情愿地拿著粉色雪花片遞給海瀾,這時,我過去說:“龍龍,你今天如果幫助海瀾插了十根一字插,李老師就會獎勵你一枚印章!”只見他眼睛一亮,立即動起手來,先從大籃子中迅速地挑出粉色雪花片,一片一片的插成一根一字插,并認真地數著自己插了幾根了,整整堅持了二十分鐘后,他終于完成了任務,將十根一字插搬到了海瀾的面前。我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心里想著他下一步是不是立即準備撒野了?沒想到,他很熱心地幫忙海瀾把十根一字插一一連接在長廊上,把亭子變成了長廊的一部分,一直到游戲時間結束才回來。
分析從龍龍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許多問題:一、龍龍沒有養(yǎng)成遵守常規(guī)的習慣,不知道什么是游戲常規(guī)、不知道在游戲中自己應該做什么。這也說明以往的教師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常規(guī)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幼兒缺乏任務意識。每次游戲的目的是什么、任務是什么都含含糊糊的,不太了解。二、教師對幼兒學習品質的關注度不夠。忽略了幼兒個性的差異性。教育措施較低效,對游戲過程中幼兒所表現(xiàn)的各種行為沒有及時給予肯定和否定,培養(yǎng)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致使幼兒意識不到自己行為正確與否。三、班級整體環(huán)境的影響。在第一次游戲中,從大多數幼兒的建構技能中就可以看出,小班幼兒就應該具有的連接、圍攏,大多數幼兒都沒有掌握。幼兒園學習活動中,榜樣的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班級整體建構水平的降低也是幼兒對建構游戲興趣不大的重要原因;顒硬晃變海處熡质栌谝龑,才會出現(xiàn)有好幾位幼兒在游戲中“游手好閑”的現(xiàn)象。
相應的教育對策:
一、設立班級評比欄。鼓勵、強化遵守班級常規(guī)、不斷進步的幼兒,利用每次評比的機會,通過圖片、講評幼兒的行為幫助幼兒分清楚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行為需要改變?
二、加強對控制能力差、行為習慣差的幼兒的監(jiān)督與引導,在活動中盡量將他們安排在教師的視線中,減少其不良行為的發(fā)生頻率。及時肯定幼兒良好行為,加強鼓勵與肯定。
三、家庭教育的介入。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多關注幼兒在家情況,鼓勵家長多陪孩子進行一些積極、健康的活動,注意幼兒行為的變化,多贊賞孩子。
事出有因,每個孩子的行為都折射出其身后的各種因素,對龍龍的觀察雖然只有2次,但是在老師的關注下龍龍的行為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從中也能看出教師教育行為的適宜性、有效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多觀察、多分析、多思考,才能夠有的放矢的去幫助每一個孩子取得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