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引導幼兒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重視幼兒自身的實踐過程,盡量發(fā)明條件讓幼兒通過直接經(jīng)驗來學習,使他們充沛感覺到學習、探索以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樂趣。機器人是小朋友們喜愛的玩具,也是他們樂意討論、親身體驗、探索的話題。發(fā)動家長收集了各類機器人的玩具,機器人的圖片與資料,大鞋盒制作機器人的鞋子。并結合分享閱讀讀本《我有一個機器人》設計了此活動。希望通過此活動給小朋友提供自由表示的機會,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身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示方式,分享他們發(fā)明的快樂。
體驗目標:
1.了解機器人對人們的作用,能將原有經(jīng)驗與當前學習內(nèi)容相聯(lián)。
2.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閱讀,理解"能干、感覺、難過、表情"等詞匯。
3.激發(fā)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
體驗過程:
一、機器人大亮相。
1.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們先來進行一個機器人扮演,和你的朋友說說你的機器人會做什么?對人們有什么作用?
2.幼兒相互交流,請幼兒代表匯報。
二、觀察分析大書封畫。
今天我把我們家機器人的故事請分享閱讀的叔叔阿姨拍的照片做成了一本大書。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教師出示大書封面。
提問:這是書的什么?書上都有誰?在做什么?
幼:這是書的封面,有一個機器人、伯伯;
伯伯在指揮機器人,因為有遙控器……
師:機器人在做什么動作?
幼:舉起一塊黑板,上面還有字呢。
指讀書名:我有一個機器人
三、引導幼兒逐頁分析畫面。
(1)打開第一頁,提問:伯伯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事呢?伯伯臉上的表情又是怎樣的?
幼:(引導幼兒環(huán)境描述)手里拿著拿的是遙控器,他要和機器人玩,很開心,因為嘴巴有點張開的。
師:猜猜,伯伯的機器人都會做些什么事呢?
幼:會……
師:那伯伯的一個什么樣的機器人呢?用好聽的話說一說。
豐富詞匯:能干
(2)打開第二頁
師:這次機器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說些什么?
幼:在草地上說話,上面有字。
。3)打開第三頁
師:伯伯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也在草地上,和毛毛蟲笑瞇瞇地說話。
師:伯伯會說些什么?猜猜還會說些什么?
幼:毛毛蟲你好!,小心別摔下來。
。4)打開第四頁第五頁進行對比閱讀
師:這頁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誰?
會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幼:在房間里,伯伯用遙控器讓機器人翻跟斗。
師:猜一猜還會什么?
幼:倒立、走路。
師:那這頁的伯伯在什么地方?
你知道伯伯的這個動作在做什么?
幼:在紅地磚上翻跟斗。(觀察體形了解倒立)
。5)打開第六頁,提問方法同上。
。ㄟ@頁注重引導幼兒觀察機器人,理解"感覺"詞匯)
(6)打開第7頁。
師:這里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在草地上,一只鳥把毛毛蟲刁走了。
師:機器人的心里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