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jié)時分正值歐洲杯比賽正酣,不少鐵桿球迷打起粽子的主意,畢竟后半夜看球,再賢惠的老婆也不太可能起床幫忙煮面熬粥,這時煮上幾個,想吃就可以吃了,然而,粽子這東西并非那么讓人吃得消的!
粽子不能吃得多,更何況現(xiàn)在的粽子五花八門,人的體質(zhì)也千差萬別,專家建議,保守謹慎起見,一天最好別吃超過三個正常個頭的粽子,尤其是肉粽或含豬油的粽子,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是老人和孩子,還得在此基礎上再酌情減量。
粽子不能餐后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張詩軍教授表示,粽子絕不是零食或甜點,千萬別讓它在餐后出現(xiàn)。"不少人在外吃飯會先吃菜和米飯,最后面才上粽子,把它當甜點,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專家表示,粽子的名分是主食,請不要給它輔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難消化,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當于一碗米飯。如果吃了米飯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請別去碰飯、面和饅頭。
有些人問,早上吃了粽子,中午、晚上可不可以再吃?專家的意見是最好不要吃。"腸胃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消化完上一個粽子,沒歇幾分鐘又要開始下一輪損耗,這么反復折騰,突然鬧罷工是很容易的事。"他這樣說。
專家介紹說,無論是粽子還是包子、艾葉粑,都屬于容易讓人產(chǎn)生油膩飽脹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輔以大魚大肉,最好配上清粥小菜,以便下咽。糯米性溫,熱乎乎地吃起來不但幸福感滿溢,還可滋養(yǎng)脾胃,但如果涼了硬了再吃,就會變得難以吞咽、消化,所以夏天吃粽子也務必吃熱的;如果吃了粽子之后,覺得腸胃不適,最好趕緊吃點活謂素,幫助消化的同時,又不會消耗體力。端午過后,最好清淡飲食三五天,讓連日超負荷運轉(zhuǎn)的胃腸道好好休息一下,如果此時繼續(xù)山吃海喝,腸胃極易吃不消,腸胃疾病就會不知不覺地惹上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