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寶寶的腹部時,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腹部膨出,而且寶寶在哭泣時,腹部肌肉之間存在空間。
寶寶出生后,臍帶的殘端呈白色、半透明發(fā)亮狀。如果用抗菌染料著色,可呈紫色并很快干燥而皺縮。肚臍在3周內會內陷。
新生兒的四肢較短,指甲較長,呈外展和屈曲的姿勢。顏色略呈青紫,這是因為新生兒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尚未充分地發(fā)揮作用,血液多集中于軀干,四肢血液較少,所以寶寶四肢容易發(fā)冷,因此要注意給寶寶肢體保溫。
呼吸和體溫特點
新生兒的肺容量較小,但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氧量并不少,故只能加快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來滿足需要。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應該每分鐘呼吸20~40次。
新生兒從溫度恒定的母體來到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體溫往往要下降2℃左右,之后便逐漸回升,一般12~24小時內可穩(wěn)定在36~37℃。
泌尿和循環(huán)特點
正常的新生兒應在24小時內排尿。也有的孩子在48小時后排尿。
新生兒每天排尿次數多,每次尿量少。奶液較稀,排尿次、量就較多;奶液較稠,排尿次、量就較少。
微黃色是新生兒尿液的正常顏色。如果新生兒的尿液較黃,不易清洗,就要到醫(yī)院做尿檢。在新生兒誕生后的最初幾天里,如果用聽診器聽其心臟,會發(fā)現(xiàn)有雜音。
對新生兒來說,心率波動大也是一種正,F(xiàn)象。一般來說,出生后的第一天內,心率可能會在85~145次/分鐘波動;出生后的7天內,可在100~175次/分鐘波動;出生后的14~28天,可在115~190次/分鐘波動。
寶寶生下來就會吮吸
如果寶寶一時不會吸吮,不會吃,一定是某些客觀原因造成的,絕不會是寶寶沒有吸吮和吃的能力。媽媽奶頭太大、太小、內陷,奶水太少,寶寶早產、鵝口瘡等,都是影響寶寶吸吮的原因。
一個健康的寶寶,吞咽功能已發(fā)育完善,生下來就會吸吮,就會吃。但是,新生兒的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肌層薄,能夠適應較大量流質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新生兒容易溢乳。
分泌物特點
新生兒會在出生后的12個小時內,首次排出墨綠色大便,這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泄物,稱為胎便。這種情況僅見于新生兒出生的頭2~3天。
如果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沒有排出胎便,要及時看醫(yī)生,排除腸道畸形的可能。
一般嬰兒排完胎便后,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每天大便4~6次;人工喂養(yǎng)的每天1~2次。父母在給嬰兒換尿布時,千萬不可不注意,因為尿布上的東西可以鑒別嬰兒的健康狀況。
從嬰兒的大便看嬰兒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