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對于心靈,猶如健康對于身體。有了高智力的頭腦,就像在黑暗中有一盞明亮的燈。而一個人智力的高低取決于孩提時代的教育,取決于對孩子智力潛能的開發(fā)。要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就必須關注孩子的好奇心,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忱;必須培養(yǎng)孩子廣泛而持久的興趣,使孩子的學習從自發(fā)走向自覺;必須給孩子更多的關心、愛心與耐心,挖掘孩子的各種潛能,讓孩子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必須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喜愛讀書的習慣,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商
有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可以為了孩子毫不吝惜金錢,以為買夠了孩子所需要的一切,或者請到一名好的家庭教師,或者千方百計進了一所好的學校,那么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就不成問題了。的確,做到這些,肯定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有好處,不過,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還有許多事是父母自己應該做而別人所不能替代的。
\
為了讓孩子可以在智力方面有良好的發(fā)展,能夠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以智慧能力取勝,加強孩子的智商發(fā)展,父母應該為孩子做些什么呢?
1.父母言行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展
母愛能使孩子產生明顯的神經效應,變得聰明。母親對孩子的精心護理和愛撫,會使孩子感到安全、愉快和放松,沒有壓抑和緊張感。一般認為孩子7歲之前的母愛對孩子智力產生的積極影響最為重要。生理學研究發(fā)現,母親與胎兒之間傳遞著一種電信號完全不同于另一種信號,母親的喜怒哀樂會導致內分泌發(fā)生變化,通過臍帶進入胎兒體內的血液成分的濃度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胎兒的發(fā)育,所以科學合理的胎教也就有了科學的依據。
與此同時,美國耶魯大學進行了為期12年的跟蹤研究發(fā)現,從小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高,特別聰明,精力旺盛,擅長交際,學習成績好。父母健談,子女聰明。遺傳基因是孩子的智力基礎,但后天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與子女交談,表明家長對孩子的希望,特別是多進行交互式的交談,細致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多用啟發(fā)式的方法指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交談越深入越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孩子的智商。
2.為孩子提供創(chuàng)造的機會
孩子的成長,是通過自己不斷地體驗和學習才能夠實現的,所以,父母應該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一些體驗的學習機會。如果父母只是以自我為中心,對孩子不聞不問,或是忽冷忽熱,在空閑的時候拿孩子逗樂,心煩的時候拿孩子出氣,這樣,是肯定不利于孩子智力發(fā)展的。
智力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孩子可以朝著不同的方向去發(fā)展?墒,在孩子幼兒時期很難辨別出孩子的智力到底適合向哪個方面發(fā)展。所以,父母的責任就是要保證從多個方面給孩子提供發(fā)展的機會。有的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愿望,從而在孩子幼兒時期就規(guī)定了孩子的發(fā)展方向,讓孩子單一發(fā)展,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不管是哪一個方向的才智,都是需要在早期就打下堅實而寬廣的基礎。如果沒有全面扎實的基礎,某一方面的才能即使能夠得到暫時的進步,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3.利用書來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購買圖書后,往往是孩子拿來一本,家長就給孩子讀一本,讀過之后便放到一邊,然后再讀下一本,只注重讀的過程,全然沒有注意孩子的閱讀興趣,這種作法不能很好地達到開發(fā)智力的目的。家長給孩子講書最好是拿過一本書家長先要問孩子這是一本什么書?它的名字應該是什么?這本書里都有些什么?提出問題讓孩子先找出答案,然后父母再給孩子講述,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在講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同孩子一同討論,不斷地提出問題,如他們怎么了?想一想他后來會是怎樣的,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4.盡量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
在孩子的眼里,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不能正確區(qū)分有生命和無生命的物體,在心理學上,這叫做“泛靈論”。他們會把蜿蜒雄偉的長城看著巨人橫臥:把桌上的瓷娃娃看作站崗的哨兵;杯子摔碎了,他會說杯子好疼。父母要理解孩子在言談舉止間所表露的這種意識,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而不能簡單地將孩子這種看待世界的方式視為錯誤加以否定。
孩子的頭腦里充滿了幻想,兒童時期孩子還不能把現實世界和想象世界截然分開。如果孩子回到家里說他看見一只像馬一樣大的狗,父母可不要以為孩子在撒謊,那只是他的想象。孩子伸開雙臂繞圈跑動,也正是他幻想著自己是一架飛機的表現。不能將幻想和現實世界區(qū)分開,并不是孩子的頭腦有什么不對,而是他們幼兒時期的正常表現。此時的孩子,正是在想象和幻想中生活,所以他們非常容易接受暗示。只要大人稍稍給以啟發(fā),孩子就可能發(fā)揮想象來一番表演。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孩子的想象和幻想看作是胡思亂想,因為自由自在的想象是孩子智慧成長的必經之途。
不管以哪些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智力,都應強調后天努力的重要作用。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要以遺傳因素為基礎,這是無法更改的,我們所做的只能是后天的培養(yǎng)。所以后天的努力是將先天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的關鍵。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天才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結果。“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像華羅庚和愛迪生這樣的科學家仍然強調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引導孩子養(yǎng)成努力向上的品格,提高孩子智力的其它措施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