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哺乳期的寶寶來說,寶寶吐奶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很多媽媽應該都有遇到過,經常會措不及防的被寶寶吐了一身,剛剛換好的衣服,床單沒兩分鐘被弄臟要清洗,嚴重的時候,吐了一身,又要給寶寶擦身洗澡,真是讓媽媽頭疼不已,又無可奈何。寶寶為啥吐奶,如何預防有妙招。
“寶寶現(xiàn)在剛滿一個月,喝奶都很正常,但就是很容易吐奶,老是把衣服吐臟,剛還看著躺在床上好好的,沒幾分鐘又吐奶,真是頭疼不已。”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因為這兩者是不一樣的,狀況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吐奶的現(xiàn)象是量比較多,一般發(fā)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時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溢奶則量少,多發(fā)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只沾在嘴邊不至于把衣服和床被弄臟。溢奶是正常現(xiàn)象,但是吐奶我們就要注意了。
寶寶為什么會吐奶?吐奶有什么原因
1、疾病因素
孩子偶爾吐一次奶,不用太過擔心。如果連續(xù)吐幾次,而且吐的量大,就要注意孩子是否不舒服,有沒發(fā)熱等現(xiàn)象了?赡芪改c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tǒng)有病變存在。寶寶吐奶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各種疾病引起的,如腸道感染、肺炎和腦膜炎等。或者是因為腸道功能異常如幽門痙攣、腸道閉鎖等先天畸形引起的。
2、生理因素
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于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后立即平臥,乳汁也容易沖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3、喂養(yǎng)因素
新生兒在喂奶后應抬高頭部30度俯臥位或60度仰臥位,少量多餐喂;媽媽在喂奶時奶瓶中的奶沒有完全充滿奶頭,寶寶在吃奶的同時吃進去空氣也會導致吐奶。
寶寶吐奶怎么辦,我們該如何避免寶寶吐奶
1、坐著喂奶
雖然累,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安全,媽媽坐著喂奶比躺著喂奶要好,因為坐著給寶寶喂奶,寶寶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傾斜,胃的下口便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的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便會使胃部分騰空。如果是躺著喂奶,寶寶稍一晃動便容易造成奶汁向食管回流而引起吐奶。
2、選擇合適的奶嘴
如果奶嘴孔過小,寶寶就需要使勁吮吸,很容易把空氣和奶汁一起吸入胃里,從而導致吐奶;如果奶嘴孔太大,寶寶會非常容易嗆到,導致咳嗽。因此,媽媽要為寶寶選擇大小合適的奶嘴。
3、換完尿布后喂奶
如果寶寶在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媽媽應先將寶寶的尿布換完,再讓寶寶吃奶。因為當寶寶吃飽的時候,被媽媽來回翻動換尿布,很容易會導致吐奶。
5、喂奶后不要馬上放躺
寶寶吃完奶后,媽媽不要馬上放寶寶躺著,要豎著抱10~20分鐘,等寶寶舒緩下再將寶寶放在床上躺下,最好拿個柔軟的浴巾墊在寶寶的身下,稍微保持頭高腳底的傾斜度,并把寶寶的臉偏向一側。
寶寶吐奶雖然是常見的現(xiàn)象,但是經常吐奶不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爸爸媽媽們不要掉以輕心,當發(fā)現(xiàn)寶寶吐奶時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避免給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