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姓的起源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
據(jù)《姓氏錄源》及《竹書紀(jì)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出自贏姓,楚青銅器中有龍贏,贏姓龍氏嫁女楚貴族。商代甲骨文中有龍方,為商方國。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后,以官名為氏。
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dāng)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qū),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至漢代,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扶風(fēng)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為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御龍氏之后。
據(jù)《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后,因有馴化龍的本領(lǐng),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4、出自古代神話傳說,豢龍氏之后。
據(jù)《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姓,精于飼龍,以畜養(yǎng)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后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5、出自西漢牂牁地區(qū)有龍姓。
據(jù)《華陽國志》所載,西漢時的牂牁大姓中有龍氏 牁郡,治今貴州省凱里縣西北。
6、出自地名,以采食地為氏。
春秋時楚大夫食采于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xiāng)),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數(shù)民族有龍姓。
、佟侗笔贰匪d,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小數(shù)民族中有龍姓。在我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姓。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在中國古代中,許多龍氏族民曾經(jīng)在推動歷史的發(fā)展曾起到過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