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也有這樣的體驗,有些孩子不僅長相和父母很相似,說話方式、生活習慣、動作神態(tài)等也和父母相似。難道父母身上的特征會像模子一樣遺傳給孩子嗎?
的確如此,除了父母身上的基因外,父母身上的某些行為習慣也會毫無保留地“遺傳”給孩子。尤其是父母下面的5種壞習慣,你只要稍微對比一下這樣的父母和他們的孩子,“遺傳”規(guī)律的確是深刻存在的。
1、 暴力
最近發(fā)生了很多校園暴力事件,觀察這些施暴者的孩子們會有發(fā)現(xiàn),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似乎也經(jīng)常受到父母的暴力對待,到學校后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通過暴力。
那是因為孩子從父母的暴力中,學到了處理問題的方式,那就是暴力讓對方屈服,孩子還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暴力對待。在他們早期的生命中,父母用行動告訴他們,暴力是強者的象征,友善與和諧是弱者的面具,他們模仿父母解決問題的方法,深入骨髓地遺傳著父母的“暴力基因”。
2、 愛抱怨
誰都想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可是有些父母沒有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稍有不順心就會抱怨一通?墒菂s沒想到,在孩子面前總是抱怨,會讓孩子發(fā)現(xiàn),在面對困難時,一味抱怨別人比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似乎更讓自己“舒服”?墒菃栴}卻沒有得到解決,只收獲了一堆負面情緒。
3、說臟話
如果你看見有的孩子,張口閉口就滿嘴的“你是吃Pi 眼長大的嗎”“他媽的”%@#¥&……(滿屏的屏蔽詞,小編不想打了),然后在看看他們父母說話的方式,基本是一張嘴就是粗口。
語言的影響力很強大,孩子處在充滿臟話的環(huán)境中,難免會耳濡目染的學習到父母的說話方式,從父母說話的語氣、語調(diào)到父母夾雜著臟話、不雅字眼的語言,都會被孩子毫無保留地吸納并轉(zhuǎn)化為孩子自己的語言。
尤其注意的是,越年幼的孩子們,他們越不能了解臟話給他們帶來的意義,他們把臟話當成跟其他一樣的語言,不知道負面的語言說出來會傷害到他人,所以他們也不知道臟話是不好的話。習慣性地,他們便使用這類不適宜的話語用于人際溝通中。
4、愛貪小便宜
父母的價值觀對孩子的價值觀會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從幼兒時期一直影響到成年時期都很難改掉。一旦父母中有貪小便宜的,孩子毫無例外地都會有這樣的特征,而且不管貧窮還是富有,這種價值觀都很難改掉,買菜時順點小東西、售貨員搞錯多給了商品而 竊喜。。。。孩子一旦有這種習慣,會很難改掉,也讓一個孩子變得不可愛和不可信了。
5、 驕縱孩子
有的父母對孩子十分溺愛,寵著孩子,什么都滿足,讓孩子以為他就是全世界的中心,誰都圍著他轉(zhuǎn)。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甚至會對父母諸多要求,認為父母的愛是理所當然的,試想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愿意關心父母嗎?還怎么進入社會。
要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全都是你爹媽,不會全都寵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