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良好習慣和品德培養(yǎng)的一些思考
[摘要]: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钡莱隽伺囵B(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幼兒期是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期,是培養(yǎng)幼兒種種健全心理的時期。抓住幼兒期這個黃金季節(jié),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將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為他們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實現(xiàn)成功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良好習慣,品德培養(yǎng)
馬克思曾深刻地論述道:“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指人的體力、智力、能力和興趣,道德精神和審美情趣的各方面的發(fā)展”。同時還指出,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目標,也是人類教育要完成的總體目標。而從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由次可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幼兒品德教育的重點。
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生受益。在一次幼兒園調查中的結果說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和品德的形成有一定的規(guī)律:一為趨早性:俗話說“從小看大,三歲看老”,處于幼兒期的孩子猶如一張白紙,成人在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進行了怎樣的引導,會通過逐漸長成的孩子的日常行為反映出來。人的良好行為習慣萌發(fā)于幼兒期,從小開始培養(yǎng),易形成好習慣。二為漸進性: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內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三為反復性: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在形成過程中常出現(xiàn)反復,他們的行為起伏變化,表現(xiàn)不穩(wěn)定。這一點特別提醒我們,培養(yǎng)好習慣一定要早,從幼兒園開始,也可更早一些,從孩子懂事的時候開始。葉圣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
影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來自家庭,也有的來自幼兒園、社會。它們通過各種渠道,不同側面,綜合影響著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1. 觀念先導因素
成人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幼兒,能否養(yǎng)成良
好的行為習慣。成人的重視程度,教育方法是否正確,首先都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非常需要成人的重視并加以培養(yǎng)。有些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望子成龍心切,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但卻將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置之腦后,聽之任之,認為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別的都是小事情。成人的這種錯誤觀念往往會折射到孩子的心靈中,久而久之便成為孩子的觀念。
也有的家長反應,他的孩子在幼兒園表現(xiàn)還不錯,但到了家里呢,就好象變了一個人,非常任性,凡事都“自我為中心”,事事都要順從他。其實造成孩子任性的表現(xiàn)有諸多原因,其中不乏有家長的過錯。我們?梢砸姷竭@樣的情景:在商店玩具柜臺前,孩子要父母買一樣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發(fā)脾氣,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愿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于是,每當孩子有新的愿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fā)脾氣,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