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
家長可運用游戲?qū)W習法。孩子不愿學習,卻一定會喜歡游戲。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牌”學習,如將想讓孩子學習或是復習的內(nèi)容(學科不限)寫在多張紙條上,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耍,雙方相互抽牌答題,最后讓孩子將所有的題過一遍。值得注意的是,家長在與孩子“打牌”的過程中,不要顯得過于睿智,有時糊涂一點,向孩子請教反而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5
不愛惜學習用具
玲玲上學了,父母給她買了許多漂亮的文具,玲玲著實興奮了好一陣子。但好景不長,玲玲的書桌上和書包里放滿了沒用完的鉛筆、作業(yè)本。每支鉛筆用過兩次后就擱置一邊,要換新的,每本作業(yè)本用不到三分之一就破損不堪,卷筆刀多得可以開博覽會。對孩子的學習,家長們都毫不吝惜,在給孩子選購文具時,多半會遷就孩子,動輒花百來元買一個卷筆刀,但孩子卻并不珍惜。
對策
孩子亂丟學習文具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對此,家長應定期檢查孩子對文具的保管情況,對孩子的浪費行為要進行教育(如可帶孩子去了解貧困學子的學習狀況),對孩子不切實際地提出購置文具的要求要學會拒絕。家長也可以試著這樣做,可將文具作為獎品送給孩子,在贈獎時提出期望,這樣孩子看到文具時就能想到它背負的“使命”,不會輕易浪費。
6
不清理學習場所
清理學習場所是指學習完成后及時整理桌面和周圍環(huán)境,物歸其位,以便下次學習的順利開展。這是一項經(jīng)常性的活動,有些孩子由于多種原因,不太耐煩去做這種工作,往往把清理任務扔給家長。家長有時出于溺愛,認為孩子做完作業(yè)已經(jīng)夠辛苦了,就不再要求孩子清理學習場所、收拾書包等;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會做這么細致的工作,或做起來較費時,效果不佳,于是越俎代庖,落得省事。
對策
孩子做作業(yè)是比較辛苦,但不能因此放棄要求。具體處理辦法是,讓孩子稍稍休息和松弛一下,然后再要求孩子清理。孩子初次清理時,應有耐心地在一旁指導,直到清理完畢為止。最后,給孩子一些鼓勵,口頭鼓勵或物質(zhì)鼓勵均可。特別注意的是,就算是孩子收拾得不干凈、不整潔,家長也應鼓勵,而不應抱怨或再次整理,這樣只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7
無節(jié)制地看電視
龍龍愛看電視,放學回家,書包往沙發(fā)上一扔,就打開電視,看得入癡入迷。吃飯、做作業(yè)、玩耍都要開著電視,每天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至少4個小時。眼睛近視了不說,學習效率也極為低下。
對策
家長不讓孩子看電視是不合理的,關鍵在于指導孩子正確地利用這種傳播媒介。為了防止孩子無節(jié)制地看電視,家長必須對孩子進行經(jīng)常性的教育,要約法三章,每天能看多長時間應依兒童年齡、身心狀況、學業(yè)狀況而定。有兩條家長須記住,第一,不要把看電視當作給孩子的獎賞;第二,要恰當安排孩子的課余生活,適當帶領孩子做些室外游戲和室內(nèi)游戲。同時,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兒童讀物。另外,家長自己也不要長時間看電視,最好不要經(jīng)常打開電視。
孩子小時候是培養(yǎng)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后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這里還有很多有趣實用的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訓練科目和專家的育兒心得,”開心作文父母課堂”第10期免費直播課程邀請到了加拿大國際教育學校校長、特級教師劉芳為家長們分享“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