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是一位初二的學生,父親和母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就開始鬧離婚,從小到大一直和祖母過。在沒有父愛和母愛的日子里,他的不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常?匆娮婺敢粋人在家暗自流淚。我問祖母為什么哭?她說是頭疼,我還信以為真。直到爸爸媽媽離婚了,才知道爸爸和媽媽已經(jīng)不在是小時侯愛我疼我的爸爸媽媽了,那時我真恨爸爸和媽媽!常寫他們是壞爸爸和壞媽媽,我一直和奶奶生活,只有奶奶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可他們卻很少關心和幫助我”這是他小學的一段日記。他奶奶的身體很不好,經(jīng)常要去醫(yī)院檢查,不能生氣,不能勞累對他的要求也常常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而無奈,只能隨之任之。他的學習成績從此直線下降。自從進入初中以來他的成績也一直不理想,上課沒精神,下課喜歡趴在座位上,不和其他人交流。在加上又因為成績不好而又受到老師的冷落,學習上沒有自信,生活中缺少歡樂。
分析與處理
1.李某心結何在
李某對他父母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既感到憤慨,又感到悲傷,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無所適從的痛苦更是讓人心痛。從李某那兒披露的家庭悲劇在現(xiàn)代社會中已不是新鮮的事了。我們暫不討論這種事是否屬于這個社會的弊病,單從對家庭責任感這一點來說是很讓人擔憂的了。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傷害孩子的感情和自尊,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李某成績下降的事實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由此得出:李某的心理成長同父母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缺少父母的愛,缺少他人的關心和重視。
2.如何解開這個心結
造成李某的心靈創(chuàng)傷是父母離異家庭破裂缺少親情的緣故。采用“彌補創(chuàng)傷法”是較理想的方法。
(1)盡早和李某建立一個真誠、安全、溫暖的師生關系。在初一剛開學的時候,在得知這個情況后,我就主動的進行家訪,和他進行交流,談生活,談學習,談家庭。我們之間漸漸的建立了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他也能主動和我講他對父母的看法,和學習上的困難。除此之外,我們還趁他生日到來之際,在班上為他設計一個令他愉快難忘的生日慶祝會,全體同學和我都為他說上幾句心里話、激勵的話、祝賀的話。用集體的力量溫暖他、感化他、撫平他受傷的心靈,讓他感受到世界上仍然有人關愛看他、鼓勵著他,使李某積極地去學習,向著老師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2)李某父母雖然離異,但是血緣關系是客觀存在的,與父母雙方的親情紐帶不會因父母離異而斷裂。因此,我經(jīng)常鼓勵李某與離異的父親或母親接觸與溝通,這樣能逐漸抹去他心頭的創(chuàng)傷,使他漸漸地接受失去父愛和母愛的事實。同時我也主動到他父母各自的家中動員他父母積極主動地予以配合,想方設法彌補父子與母子之情。
結果
經(jīng)過一學期心理的疏導,他漸漸的變的開朗了,愛和其他同學交流了,籃球場上也看到了他的身影,上課也敢舉手發(fā)言了,在第一學期末,他的成績有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