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率逐年升高,離婚后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成為擺在離婚后的父母面前。今天我們來看看孩子父親教育缺位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哪些影響。
孩子父親的教育缺位指的是單親家庭或者父親長期在外的家庭,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少甚至是缺失來自父親的情感熏陶和知識、品格的教育。要彌補由于孩子父親教育的缺位,就首先要明確父親教育缺位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
第一組數(shù)據(jù)來自美國父道組織的調(diào)查:美國70%的少年犯出自單親家庭;60%的強奸犯、72%的少年兇殺犯、70%的長期服役犯人來自無父家庭;90%的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來自無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來自無父家庭;80%的強奸犯的動機來源于無父家庭轉移的憤怒。
第二組數(shù)據(jù)來自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2008年父親節(jié)講演時他引用了這樣一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生活中沒有父親的孩子將來落入貧困或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5倍;他們將來棄學的可能性高出9倍;將來被關進監(jiān)獄的可能性高出20倍。他們更有可能出現(xiàn)行為問題,更有可能離家出走,更有可能在未成年時就當上父母。
第三組數(shù)據(jù)來自國內(nèi),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青少年成長基地近些年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行為問題和成癮性的人格特點,其首要責任在父親。該基地對所收治的網(wǎng)絡成癮病例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排名第一的傷害是父愛缺失,占87%。①(《好好做父親》孫云曉,李文道)
從數(shù)據(jù)中不難看出,父親教育的缺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多么巨大的影響。
從數(shù)據(jù)中不難看出,父親教育的缺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多么巨大的影響。面對父親教育缺位的既成事實,作為教育者,學校和教師應該怎么改變,甚至是扭轉這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局面呢?應該從哪下方面著手,加以突破呢?從教育實際經(jīng)歷來看,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引導學生形成具有獨立性、勇敢、堅強、有責任的性格,有效彌補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教育的缺位:
首先、針對不同的父親教育缺位的孩子的實際,分析成因,透徹掌握孩子的父親缺失情況,然后形成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的規(guī)劃。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孩子父親教育缺位的形成原因也是千差萬別,如果不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具體孩子的具體父親教育缺位的原因,用想當然或者程序化的辦法來教育不同的孩子,其結果可能是事倍功半。例如,造成孩子父親教育缺位的可能性有:單親家庭、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造成的打罵教育、父親工作或者文化水平的因素、父親對待子女教育的態(tài)度、甚至還會有其他非正常因素等等,不一而足。
其二、具有普遍性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實踐方式方法。
1、前人事例、勵志書籍的潛移默化熏陶。通過閱讀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成長故事、名人傳記、成功的案例、特別是與學生父親教育缺位情況類似的勵志傳奇,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學習榜樣的力量,從中汲取正能量,彌補父親教育缺位造成的負面影響。愛讀書的孩子有悲天憫人的仁愛心,能為他人著想,同情別人的不幸遭遇,家庭、學校和社會上的人際關系,都可以從書中學習。孩子往往能經(jīng)得起人生的考驗,懂得應付危機和挫折,情緒上較為平穩(wěn)和愉快。更重要的是,有針對性的閱讀,也才能有針對性地彌補不同父親教育缺位孩子的性格缺失,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例如: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會在不知不覺中被主人公保爾不向命運屈服的鋼鐵般的意志所折服……
讀《辦法總比困難多》,可以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會親情友情、學會感恩、學會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建立完美人格。
2、發(fā)揮運動對孩子成長的巨大推動作用。體育鍛煉不僅是身體的鍛煉、大腦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鍛煉。體育運動能克服某些不良行為,使兒童的性格開朗、活潑、樂觀。當孩子在澡盆里玩水,在跑著、笑著去追逐滾著的皮球,在陽光下接觸大自然的時候,嬰幼兒的情緒會十分快樂。父親教育缺位對孩子成長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諸如乏規(guī)則教育與必要監(jiān)督、缺乏擔當、懦弱、獨立性不強。通過引導他們參加不同的運動項目,在運動中客服父親教育缺位的缺憾,完善人格。例如:
足球、 籃球等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團隊意識,學會團結、協(xié)調(diào)。有助于改變孩子孤僻的性格,在交往中開朗、陽光。
攀巖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鍛煉孩子的膽量,讓孩子勇敢、堅強。
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拳擊、跨欄、跳遠、跳高、擊劍等項目鍛煉人的果敢性,克服猶豫不決,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
打太極拳、慢騎自行車、射擊等需要考驗控制力的項目有益于穩(wěn)定情緒,克服自信心不夠,急躁不冷靜的性格。
通過不同的運動鍛煉,有針對性地完善和彌補孩子成長過程中由于父親教育缺位造成的影響。
3、教師、媽媽的嚴格要求和耐心地教育引導。
通過教師的嚴格要求和耐心引導,有效彌補孩子成長中地做事不認真負責、不敢擔當;意志不堅定;不夠獨立勇敢;缺乏是非分明、堅持原則的勇氣;胸懷不夠寬廣、不能大度包容;性情急躁,不能很好地自律自制等等。
嚴格地要求,獎罰分明,對于孩子明白事理、勇于擔當?shù)鹊仍緫撚筛赣H教育所塑造的、卻不幸缺失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嚴格的要求,正是有效彌補父親教育缺失的途徑。
寬嚴相濟、堅持原則,再加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完善人格,健全品格。
……“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極了”而擱淺,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顛覆。②
只有謹慎的把我對孩子的教育,細致分析,透徹地了解,嚴格地要求,才能保證孩子握住生活的小船,不至于擱淺或者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