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丫丫這孩子,責任感很強,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什么地方,都表現(xiàn)的很懂事,不是我們傳統(tǒng)上講的"講文明,懂禮貌"那種懂事,而是知道的挺多,很會了解別人的心思,替別人著想。
我們很放心她與別人家的孩子玩,我從來沒有過很多朋友所擔心的那種,會不會學到什么不好的毛病。原因就是我對丫丫很放心,也有朋友說,丫丫這孩子看著就讓人放心,同時也放心讓自己家的孩子跟丫丫一起。
比如說丫丫心很寬,幾個孩子一起玩,如果其中一個孩子分東西,丫丫并不在乎自己多或者少。丫丫分東西,特別公平,有這個孩子的,一定有那個孩子的。
帶著小弟弟小妹妹玩,自己也仿佛變小了,說話細聲細語,而且大家都有注意到,丫丫會有彎著腰或者蹲下來時候,而小弟弟小妹妹有大人眼里不對的地方,丫丫首先做的一定是教小的那個怎么做,或者學大人的樣子,無可奈何地笑笑之類。大人交待的事情,比如看著弟弟喝奶,那等人家喝完丫丫還記著這事,來告訴大人之類。
而丫丫才三歲半多一點呀,我有時候也奇怪,難道跟在家里是老大有關系?我們平時自然地交了一些小小的擔子給丫丫的關系?
我發(fā)現(xiàn)小孩子不喜歡聽大方面的要求,比如我說,跟小朋友好好玩,別打架。那幾乎沒什么作用。而細節(jié)的要求能放在心上,比如我說,你們兩個可以玩水,還可以自己挑選自己的玩具去玩水,但有一點,不能搶玩具,我不希望聽到任何一個的哭聲。丫丫在玩的過程中就會很大度,另一個孩子也同樣。結束這個游戲之后,孩子們會竟相跟我講,我們沒有搶玩具……這應該算是履行諾言同時也算是講條件吧。
還是去年的時候,孩子們吵起來很嚴重,我和丫丫爸有時候會跟丫丫講大一點要讓著弟弟妹妹什么的,然后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再在一起的時候,丫丫有壓力,會煩躁不安,爭搶起來更嚴重,像壓抑了之后爆發(fā)一樣。后來我試著公平公正一些,還會跟丫丫講一些每個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同時也表示,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會搶玩具,但每個孩子被搶的會傷心,被打會痛,包括爸爸媽媽小時候,丫丫可能認為我們理解她了,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寬容,一個小朋友做的好的時候,我們都鼓勵另一個說謝謝,或者回贈,或者抱抱,讓孩子們感受分享的快樂,并表示大人很樂意看到她們這樣。
當然現(xiàn)在還會吵起來,但是當大人覺得那是很自然的事情,相信她們自己能處理好之后,孩子們的表現(xiàn)也就會高于大人的期待之上。
除了在小朋友們相處上表現(xiàn)出的責任感之外,丫丫在家里的表現(xiàn)完全是家里的一份子的樣子。也不是做家務之類,而是……
比如我和丫丫爸在互相推卸誰來洗碗,然后丫丫爸會想到讓丫丫來裁決,丫丫想呀想然后指派,我們發(fā)現(xiàn),她說讓媽媽洗,那她所知道的上一次做這項家務的一定是爸爸。丫丫還會看媽媽的反應,我會表示同意,并立刻執(zhí)行,而爸爸會把丫丫好個夸……
她看電視的時候時間到了,我們都會先說一下,丫丫,還差幾分鐘(現(xiàn)在丫丫沒有清晰的時間概念),但知道幾分鐘是很短的時間,看完后記得關電視。我們把主動權交給丫丫,她會很遵守,很快我們就發(fā)現(xiàn)電視黑屏,丫丫轉戰(zhàn)下一項活動。
丫丫還有一個特點,絕對是天生的。自己的東西從來都是收拾的干干凈凈,她的水彩筆油畫棒,已經用了一兩年,一顆也不少,即使是斷的也是兩截都在。那種盒裝的玩具,整整齊齊排隊在盒子中。成輯的書,一定是各本挨在一起放在書架中。前段時間又著迷疊自己的衣服。那個東方娃娃,一定要把大的小的裝在袋子中——我看著麻煩,現(xiàn)在都在單位把包裝去掉。丫爸和我都不是這樣性格的人,丫丫這樣成了我同事十分喜歡的優(yōu)點。不過,我真的不以為意,因為我太粗心而且不知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