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2;傻樣!怎么長得像小號的“潘長江”?!
——真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的骨肉!是我的“作品”!——雖然還沒來得及判斷他長得是美還是丑,但總算長成個人樣了!——來之前怎么沒做好思想準(zhǔn)備:萬一他(她)長得對不起觀眾,那該怎么說服醫(yī)生幫我把B超做完呢?
“躺下,躺下!別激動!”醫(yī)生說道,可她卻像尋寶似的,瞪著一雙眼在屏幕上搜索,“哎,我還真沒見過胎兒的笑容!”
旁邊的老主任聽了她的話,也笑了。
“他的嘴唇有點厚哦。”她說。
“沒關(guān)系。我先生的嘴唇不薄。”我屏住呼吸。
“鼻孔有點大。”
“沒關(guān)系,我的鼻孔也不小。”
“哎呀!”
“怎么啦?”我又驚坐起來。
“快看——他(她)的手枕在小腦袋后面——手肘關(guān)節(jié)支在膝蓋上!”她一手把我按下,一邊驚呼,“舌頭還伸出來舔嘴邊的東西——這個小人太好玩啦!哎——你別起來!——你一動,我就看不見啦!”
我哭笑不得:不起來叫我怎么看?——醫(yī)生高興得說話、做事都前后矛盾了。
一時,場面有些“混亂”。
“怎么像個‘二流子’?”我哪里躺得住,湊近屏幕當(dāng)起了“評論員”。
“哪里——我覺得他(她)長得挺好看的。”她的表情很不滿,好像我議論的是她的孩子。
我又重新躺下來,甜蜜地想象著小人兒的“二流子”姿式——怎么看都像他(她)爹——沒有做作、沒有顧忌,怎么舒服怎么坐,純粹的“自由散漫主義者”!
為了不影響胎兒發(fā)育,醫(yī)生只照了五個“分鏡頭”:正面、側(cè)面、坐姿、小腳、背部。
最后,她才想起來要告訴我:孩子沒有“地貧”癥狀!只是“臍帶線頸一周”。
“不怕。他(她)還小呢!過段時間再看,很多胎兒又會繞回來的。”她安慰我。
喜滋滋地捧著這張光盤回到家,我忙打開電腦,細細地觀察、慢慢地看,不到半分鐘的鏡頭回放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一閉上眼就看到他(她)的模樣。
還意猶未盡地拿出一把卷尺,對照醫(yī)院給出的B超數(shù)據(jù)比劃著:“雙頂徑73MM,哇!頭有這么大了——像個大桔子!股骨55MM,咦?大腿才這么點兒長?肱骨51MM,上手臂和大股差不多長度嘛……”
“我看,我看——”媽媽也擠過來。
我們仿佛都成了小學(xué)“數(shù)學(xué)盲”——連73MM、55MM、51MM都想象不出有多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