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自己的雙手都有很強的依賴性。從早上剛剛睡醒開始,我們的雙手就下意識地在動作了:抓、拿、握、拍……
解剖學對手的定義是指從手腕到指尖這一部分。但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是手的控制作用,它藏在皮膚下面,可以對大腦施加影響。手作為幫助判斷方向的器官,比眼睛更為積極,視網(wǎng)膜其實只能被動成像,而我們的拇指和指尖卻很敏感,可以主動去感應外界的物體。人的手和腦是互相作用、互相關聯(lián)的,運用手的各種活動能力,可以不斷地刺激和促進大腦的認知作用。
一個嬰兒大約在10個月的時候就能控制雙手,打下這個基礎之后,他的雙手就可以成為他一生很好的認知工具。
教孩子認識自己的雙手,讓他為自己的雙手感到自豪:這雙手,僅此一例,舉世無雙,手上的紋路與任何一個人的都不一樣;這雙手,左手和右手分擔著不同的任務,它們一起可以完成很多很多事情,做出許多許多東西,幫助我們實現(xiàn)許多許多夢想,創(chuàng)造出許多許多奇跡;這雙手,可以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表達友好、信任,可以安慰他人,可以為他人、為自己帶來幸福……
教孩子認識自己的雙手,同時看看別人的手。媽媽的手可以織出漂亮的毛衣,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幫寶寶穿衣服、梳頭發(fā)、扎辮子,把家里收拾得干凈整潔……爸爸的手可以修理電器,搬移重物,開啟瓶蓋,可以把寶寶拋得高高再接住……再看看熟練的手,一雙熟練的手就是一件利器,能做出許多漂亮的事情來。農(nóng)民能用雙手種出許多糧食,工人能用雙手做出漂亮、實用的物品,醫(yī)生能用雙手為病人解除痛苦,音樂家能用雙手演奏出動聽的樂音,畫家能用雙手繪出彩圖……
教孩子認識自己的雙手,欣賞自己的雙手,學會使用自己的雙手。讓孩子們學會兩手協(xié)調(diào)運作,不僅要用自己的雙手穿衣、洗臉、刷牙、吃飯、寫字、做手工、玩游戲,還要幫爸爸媽媽干家務,洗菜、盛飯、洗碗……同時,還要學會用這雙手進行自我表達、工作、社交、進行藝術活動等等。
最后,再給自己的雙手畫張像。就是這樣的一雙手,今天,它們能為我們做許多事情,讓我們體驗生活,明天,它們能創(chuàng)造許多奇跡,幫我們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