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婁乃鳴他和女兒
女人,既要成就輝煌的事業(yè),又要做一個稱職的媽媽,看似矛盾的關(guān)系,卻要絕對統(tǒng)一。 作為一名導演,婁鳴為事業(yè)而奔忙,但她也是個非常喜歡孩子的女人。直到婁導做了母親,她才真正地體會到做母親的艱辛,不過,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她也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 女兒格格今年10歲了,在婁導的眼中,格格的一切她都喜歡,甚至包括缺點!昂⒆邮菦]有錯的,錯的只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時候父母因為自己的煩惱而遷怒于孩子,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現(xiàn)在的婁導常買教育方面的書,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孩子保持坦誠的交流。
努力做個好媽媽
由于工作的原因,婁導在格格兩歲的時候就讓她入了全托。每周只能見一兩次面,婁導也只能把對格格的思念和牽掛放在了心里。
沒有很多時間陪伴、照顧自己的女兒,婁導一直感到自責。有一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籌備最緊張的幾個月中,婁導把格格帶在了身邊。有一天,一個工作人員看見格格手里拿著一只襪子,在樓道里一個人走來走去,就問格格在做什么。原來格格不小心尿濕了自己的襪子,找不到媽媽,只能自己拿著慢慢晾干它。說到這里,一向爽朗的婁導也不禁有些心酸。而這樣的生活,在連續(xù)幾年的春節(jié)晚會籌備過程中都會發(fā)生!拔矣袝r候很羨慕那些全職媽媽,當我聽到誰家的孩子鋼琴過了幾級,誰家的孩子又取得了什么證書,我都會覺得自責。” 不過,對女兒的培養(yǎng),婁導也有得意之處。從格格很小的時候,婁導就堅持給她讀書。到現(xiàn)在,婁導已經(jīng)給格格讀完了莎士比亞的全部劇作。莎士比亞戲劇在北京公演的時候,婁導帶格格去現(xiàn)場觀看。作為一名觀看英文原版莎翁名劇的小觀眾,格格成了記者采訪的對象。當記者問她能不能看懂時,格格驕傲地回答:“我都能看懂,我媽媽都給我講過。我知道……這出戲是‘威尼斯商人’,那出戲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焙⒆釉谟浾呙媲氨憩F(xiàn)出來的成熟和鎮(zhèn)定,讓做媽媽的婁導都感到有些吃驚。
孩子需要夸
以前婁導對格格的教育方式,和其他很多媽媽一樣,希望她數(shù)學算得對、作文寫得好,門門功課得滿分。在女兒成績下降的時候,她也會著急,也會批評女兒,甚至有時還很嚴厲。而這種狀態(tài)后來改變了,那是源于女兒的一封信。
“非典”之后的一天,格格的學校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特殊的課,叫做“學會寫信”。老師讓每個孩子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自己寫好信封,貼好郵票,再寄出去。然后讓媽媽給自己的孩子寫一封回信,寄到學校。當婁導拆開格格給她的信,信中寫到:“媽媽,每當我成績不好的時候,您總是批評我,說一些難聽的話,我真是傷心死了……”女兒的真情讓婁導深受感動。在這之后,婁導決定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女兒真誠地溝通。她買了很多教育方面的書,從中學到了許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拔椰F(xiàn)在相信一句話‘孩子是夸出來的!医(jīng)常對女兒說,‘格格,這篇課文你怎么念一遍就記住了?’‘格格的作文寫得真好!野l(fā)現(xiàn)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比原來更有效。”
女兒是個寶
也許是受母親樂觀、幽默的性格影響,格格在潛移默化中也培養(yǎng)出了幽默感。在一次作文中格格寫到:“我的小狗就像一只不跟腳的鞋!本瓦B爸爸媽媽吵架后,格格的勸說方式都與眾不同。一次爸爸媽媽吵了架,互相不理睬。格格先找到媽媽,對媽媽說:“您不是常說人的心要像大海一樣寬廣嗎?為什么您的心不像大海呢?”媽媽回答:“那爸爸的心為什么不能像大海呢?”格格反問:“您不是經(jīng)常說爸爸心眼兒小嗎?”格格的話讓婁導回答不上來。
有一件事,連婁導自己都沒弄明白,就是格格從很小的時候便知道如何平等地對待爸爸媽媽。在惹爸爸生氣的時候,她知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