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溝通是健康家庭的一個標志。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不滿。
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假若孩子心中有了不滿,但卻又被禁止表達,那么他們就會發(fā)展出一些特殊的表達方式來。
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是“被動攻擊”,即孩子有意無意地做錯一些事情,然后惹得父母特別生氣。結果,父母對孩子進行一番攻擊,斥責他。這樣看上去是父母攻擊了孩子,但實際上是孩子內心深處故意惹父母生氣。他們惹得父母生氣,但因為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所以就仍像是一個乖孩子。
老師的孩子大考總考砸
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武漢中德心理醫(yī)院的前院長曾奇峰近日對記者說:“醫(yī)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師的孩子不學習,是我在咨詢中經常遇到的案例。”
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小勇是廣州某中學初三的學生,他學習很努力,一般的小考試成績一貫出色,但一到了大考試,譬如期中、期末或升級考試,他就總會考砸,很少有例外。
小勇的父母都是教師,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但就是無法幫小勇提升大考時的“心理素質”,無奈之下,母親張老師帶著兒子來看心理醫(yī)生。
母子倆見到廖琦后,張老師先發(fā)了一通感慨:“我是優(yōu)秀教師,在區(qū)里都很有口碑,我教出了那么多優(yōu)秀的學生,但就是教不好我自己的孩子,我覺得自己真丟臉。”說完這番話,她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小勇。小勇的頭垂得很低,不肯看媽媽的眼神,也不和心理醫(yī)生對視。
聽完張老師的一番話后,廖琦請她離開咨詢室,留下小勇一對一地做心理咨詢。在張老師離開咨詢室的那一剎那,小勇的頭抬起了一點,廖琦看到,剛才他臉上的那種羞愧迅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倔強的神情。
“我知道他的那種神情是什么意思。”廖琦說,“我接過多個這樣的案例,知道這樣的孩子意識上是很羞愧,但內心深處其實埋藏著很多怨恨。”
父母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這三個特點結合在一起,會讓孩子感到窒息,他們其實對父母產生了深深的不滿,但不能用主動的方式表達出來,于是就采用了被動的方式。
“生命的價值在于選擇,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做選擇,他們總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選擇。”曾奇峰說,“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無異于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
曾奇峰強調,這并不是哲學說教,其實是孩子們的切身感受。一個經常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盡管因為年輕,他會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終和成就一起,讓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這是自己的。”
相反,假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決定去做。那么,這些決定越正確,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強。一方面,孩子獲得的資源越來越多,能力也越來越強,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卻會越來越低。他們感受到這一點,于是想對父母說不,但他們又一直被教育聽話,所以連不也不能說了,只好用被動的方式去羞辱父母。
這會達到目的,因為控制欲望很強的父母,是經常會產生無能為力感的,他們常發(fā)現,孩子的確聽話,孩子的確努力,路線的確正確,但好的結果就是不會產生。
“這是因為,孩子們在吶喊,我討厭你強勢的安排,我要過屬于我自己的人生。”曾奇峰說。
要改善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適當放手”,即父母給孩子制定一個基本的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然后放手孩子去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非常有必要的時候才去幫孩子。
并且,他強調,父母不要常打著“溝通”的名義,迫使孩子必須和他進行交流,因為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希望有一個隱秘的空間。如果父母太喜歡窺視孩子的所有秘密,那么這孩子勢必會發(fā)展出一些特殊的方式來捍衛(wèi)自己的空間,這是生命最基本的本能,因為“我”必須與別人拉開一段距離,只有這樣“我”才知道,與任何人緊密地黏到一起都會阻礙我們成為我們自己。
曾奇峰說,他有兩句最基本的心理學原則送給所有的父母:
如果孩子沒有秘密,就么孩子永遠不能長大。
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