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首宇在書法和美術方面都顯現出較高天賦。有老師勸唐英,拿錢給兒子找家教或者拜名師學習。
唐英的一個親戚經濟條件挺好,她主動提出拿一筆錢來幫助郭首宇學習書法美術。唐英認為:培育孩子,也要量力而行,過度投資,無疑是一場豪賭。唐英不想賭這一把,因為賭輸了,賠進去的不僅僅是金錢。于是她鼓勵兒子:“你就繼續(xù)上大班吧。只要你努力,媽相信你會取得好成績!惫子钚χ秉c頭。
小學快畢業(yè)時,郭首宇由于國畫和書法出色成了有名的獲獎專業(yè)戶,讓許多家長羨慕不已。
但漸漸地,唐英憂心忡忡起來。因為她發(fā)現,兒子缺少了他那個年齡段孩子應有的活潑和好動。這樣下去,孩子不會成為一個迂腐子吧?
很快,唐英就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兒子不學書法和國畫了,她要讓這個過于安靜的孩子動起來。她要他去學游泳、乒乓球、籃球!
從初中開始,郭首宇是班級籃球隊的主力中鋒,乒乓球、游泳也是一把好手。至今,仍有人為他們母子遺憾,如果他們在書畫上再堅持幾年,也許郭首宇已經出道了。唐英卻一臉欣慰:“兒子能全面、均衡地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一直以來,唐英就認為,教會孩子堅強,比讓他讀重點學校還重要。
一天郭首宇回到家,一臉憤然地說:“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原來,他前陣子參加一家雜志社舉辦的寫作比賽,寫作一向很出色的他自認為這次發(fā)揮得很好,但比賽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他名次很差。他仔細看了那些名次排在他之前的作品,心里很不服氣,于是懷疑比賽的公正性。
聽完兒子的一肚子怨氣和牢騷,唐英二話沒說,起身進了自己的房間,拿出一大堆榮譽證書擺在兒子面前,淡淡地說:“媽以前工作表現也挺好的,我根本沒想到自己會下崗。但下崗了,媽也不覺得天就因此塌了下來。這些年,媽不是生活得很好嗎?”唐英樂觀、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就這樣一點點地播種在兒子的心里。
高中,郭首宇考入富家子女居多的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他從不穿名牌,口袋里的零用錢從來不會超過20元,但在同學中,他的自信是發(fā)自內心的,沒有一點做作。記得兒子進實外的第一個周末,唐英騎著她那輛已經很舊的自行車去接兒子。學校門口停滿了高檔轎車,唐英心里直犯嘀咕,她會不會讓兒子感覺尷尬。但遠遠地,兒子笑著向她跑了過來,他平靜地向同學們介紹:“這是我媽,下崗了,在外面做臨時工……”兒子臉上看不到一點難堪和不自然,唐英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暖流:看來,這些年,自己對兒子的影響,已經深入骨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