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養(yǎng)型”爸爸和女兒爸爸:黃業(yè)鑫,廣州美術學院老師女兒:黃川子,廣州市二中應元學校初一學生爸爸的話——我的女兒是“野養(yǎng)型”
我常笑說,我的女兒是“野養(yǎng)型”的。我能給她的,就是一個寬松的、尊重她自己決定的成長環(huán)境。
一切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女兒很喜歡畫畫,大概是遺傳,也可能和環(huán)境有關,我和她媽媽都是從事美術,耳濡目染,她對畫畫的興趣很濃,也表現出了極強的天分。我們并不給她制定規(guī)則,我不會告訴她:你應該畫什么怎么畫,我只是鼓勵她用畫畫表達出自己的視角與感覺,因為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tài)都不一樣,孩子也是如此。
我記得她小時候畫人物,人物的鼻子上永遠有兩個黑洞,像豬鼻子一樣,大人們都說她畫錯了,鼻子不應該是這樣畫的,她于是說:這就是我看到的。原來,她還小,從她的角度看到的大人,都有兩個黑黑的鼻孔。畫畫,也是幫助我們了解孩子的途徑。
十年前,女兒被選中擔任澳門回歸宣傳畫上的小模特,一不留神成了小明星,之后便不斷有廣告和演出找上門來,對于一個三歲半的小女孩來說,她并不具備判斷能力,于是我們幫她拒絕了所有的商業(yè)演出和廣告,而對于公益性演出,我們會在事前事后都征詢她自己的想法。
人生是女兒的人生,要尊重她自己的決定。
讓她走在前面,蹲下和她說話我們常常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女兒的獨立能力,每次外出活動,甚至搭乘飛機,我們都讓她走在前面,讓她先去面對與處理,對付不了的,我們才從后面接手。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從來都要蹲下身子,把自己放到與孩子平等的位置跟她交流,這可以讓她感覺被尊重。
孩子現在的獨立性很強,不但表現在學習能力方面,她的生活能力也很強,不但能在我和她媽媽都不在的時候照顧自己的飲食,還經常做出創(chuàng)新的早餐邀我一起品嘗。
心得: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孩子的話——爸爸時而是朋友,時而是老師,時而是爸爸我的爸爸有很多種身份,當涉及到學校里的生活時,我可以像和朋友一樣跟他交流,如果是遇上了需要請教的技術性問題,他又成了老師,一家人出去玩的時候,他又成了爸爸。在家里,關于學習的事我找媽媽,有技術性問題一定是第一時間請教爸爸。
我喜歡做手工,爸爸很支持我。每一年,爸爸媽媽都會抽時間帶我出去旅游一次,四川的九寨溝、北京、海南等地方我都去過了,我很喜歡爸爸媽媽帶我出游的感覺。
專家點評:讓孩子決定學什么黃爸爸給孩子的尊重以及他所提供的寬松環(huán)境十分重要,這有利于父母聆聽孩子的心聲和情緒,同時也能鍛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獨立性,要不斷地給孩子鼓勵,因為自信就是在嘗試中建立起來的。此外,文藝素養(yǎng)對于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它能給孩子更豐富的人生經驗,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天分及興趣,一定要滿足她,原則是:讓她決定。